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李英才作墨梅于天庆观壁》
《李英才作墨梅于天庆观壁》全文
宋 / 袁说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小折霜林半壁间,春风日日毫端

秋高为借横斜影,留与吾师岁晚看。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īngcáizuòméitiānqìngguān
sòng / yuánshuōyǒu

xiǎozhéshuānglínbànjiānchūnfēngháoduān

qiūgāowèijièhéngxiéyǐngliúshīsuìwǎnkà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半壁(bàn bì)的意思:指某个整体的一部分,通常用来形容两个相对的事物之间的关系。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风日(fēng rì)的意思:指风和日光,形容风和日丽、天气晴朗。

毫端(háo duān)的意思:形容非常细小、微不足道。

秋高(qiū gāo)的意思:指秋天的天空高远,气候宜人。

日日(rì rì)的意思:每天都

霜林(shuāng lín)的意思:形容秋冬季节寒冷的景象。

斜影(xié yǐng)的意思:指斜着的影子,比喻暗中行动或暗中影响。

翻译
在霜冻的小树林中,一半被冰雪覆盖,
春风每天都通过画笔展现
注释
小折:零星的、分散的。
霜林:覆盖着霜雪的树林。
半壁间:树林的一半。
毫端:画笔的末端,这里指绘画创作。
秋高:秋季天高气爽。
借:借助。
横斜影:树枝的斜影。
吾师:指诗人尊敬的老师。
岁晚:年末、深秋时节。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袁说友所作的《李英才作墨梅于天庆观壁》。诗中描绘了墨梅在霜林中的景象,虽然只有半壁被霜覆盖,但春天的气息却通过画家的笔触日日流淌。诗人特别提到,秋高气爽时,梅花的横斜枝影被特意留下,以便让观赏者在年末岁尾之时还能欣赏到这幅墨梅图。整首诗以简洁的笔触赞美了艺术创作的生动和自然之美,以及对季节流转中美的珍视。

作者介绍

袁说友
朝代:宋

(1140—1204)建宁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严,号东塘居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溧阳主簿。历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宁宗嘉泰三年,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奉祠致仕。学问淹博,其疏奏多切时弊,诗文格调清新。任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有《东塘集》。
猜你喜欢

次韵家叔

衮衮诸公车马尘,先生孤唱发阳春。

黄花不负秋风意,白发空随世事新。

闭户读书真得计,载肴从学岂无人。

只应又被支郎笑,从者依前困在陈。

(0)

咏蟹

量才不数制鱼额,四海神交顾建康。

但见横行疑长躁,不知公子实无肠。

(0)

和大光道中绝句·其一

已费天工十日晴,今朝小雨送潮生。

转头云日还如锦,一抹葱珑画不成。

(0)

同继祖民瞻游赋诗亭二首·其一

邂逅今朝一段奇,从来华屋不关诗。

诸君且作留连意,正是微风到竹时。

(0)

十三日再赋二首其一以赞使君是日对花赋此韵诗笔落纵横而郡中修水战之具方大阅于燕公楼下也其一自叙所感忆年十五在杭州始识此花皆三丈高木尝赋诗焉·其二

武林曾识最高枝,百感重逢岁月迷。

向日擘笺须彩凤,如今执楯要文犀。

(0)

沁园春·其十一同前韵再会君鼎饮,因以为别

此去长安,说似交游,我来自东。

向蒹葭极浦,吟篷泊雨,梧桐孤店,醉帻敧风。

青市生涯,白洲活计,都在水乡鱼稻中。

邮亭上,俯清流长啸,惊起虬龙。霅山面面迎逢。

便回首旧游云水空。

有连天秋草,寒烟借碧,满城霜叶,落照争红。

六代蜂窠,七贤蝶梦,勾引客愁如酒浓。

人间世,只醉乡堪向,休问穷通。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周葵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