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众之师,万星之月。为照为明,如行如说。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尘尘(chén chén)的意思:尘土、灰尘。比喻世俗、尘世间的事物。
丛林(cóng lín)的意思:指密集的树木、灌木丛生的地方,也用来比喻纷杂复杂的事物。
风骨(fēng gǔ)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气质或精神风貌。形容人坚定的意志和高尚的品德。
衲僧(nà sēng)的意思:指出家修行的僧人,也用来形容人过分拘谨、拘泥于一些细节,不知变通。
四众(sì zhòng)的意思:指众多的人群或众多的事物。
体裁(tǐ cái)的意思:指文学作品按照形式、内容、风格等方面的特点划分出来的不同类别。
头陀(tóu tuó)的意思:指人的头颅。
无物(wú wù)的意思:没有任何东西或物质存在
麈尾(zhǔ wěi)的意思:指事物的末端或最后一点。
- 鉴赏
这首诗《球堂真赞》由宋代禅宗大师释慧空所作,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禅宗思想的深邃与玄妙。
"四众之师,万星之月",开篇即以“四众”喻指佛教的四种弟子,以“万星之月”形容其光辉普照,如同满天繁星中的明月,既照亮了修行之路,也映照出众生的内心世界。
"为照为明,如行如说",进一步阐述了禅师的使命与行为,他们既是光明的引领者,也是实践的示范者,他们的言行一致,如同灯塔般指引着迷途的众生。
"承其光则器器皆圆,得其心则尘尘无物",这里强调了禅师的智慧与慈悲,他们所散发的光芒能够使一切器皿(象征着世间万物)都呈现出圆满的状态,而理解了他们的内心,就能让尘世的一切事物归于虚无,体现了禅宗追求的空性与超越。
"及其瞎却衲僧眼,倒握麈尾拂",这一句形象地描绘了禅师在引导弟子时的特殊方式,通过“瞎却衲僧眼”,意指打破常规思维,引导弟子从新的角度看待世界;“倒握麈尾拂”则是禅师使用麈尾(一种拂尘)的方式,象征着禅师在引导过程中不拘一格,灵活多变。
"则丛林皆谓有老黄龙之体裁,备头陀之风骨",最后两句总结了禅师的形象与影响力,将他们比作老黄龙,寓意深厚、威严且充满力量;同时,也强调了他们遵循头陀行(严格的修行生活)的风骨,体现了禅师们坚定的修行精神和对佛法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通过对禅师形象的描绘与象征性的语言运用,展现了禅宗思想的核心——通过内心的觉醒与超越,达到心灵的自由与解脱。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