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长 沙 赠 衡 岳 祝 融 峰 般 若 禅 师 唐 /刘 长 卿 般 若 公 ,般 若 公 ,负 钵 何 时 下 祝 融 。归 路 却 看 飞 鸟 外 ,禅 房 空 掩 白 云 中 。桂 花 寥 寥 闲 自 落 ,流 水 无 心 西 复 东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般若(bō rě)的意思:指智慧、智慧的根源。也用来形容人的智慧深厚。
禅房(chán fáng)的意思:指修行禅宗的地方,也可比喻清静幽雅的居所。
飞鸟(fēi niǎo)的意思:比喻人才或者有才华的人离开原来的环境,迅速成长或者取得成功。
桂花(guì huā)的意思:桂花是指桂树开花的香气,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
归路(guī lù)的意思:指回家的路或返回原处的途径。
何时(hé shí)的意思:何时表示询问时间,问什么时候。
寥寥(liáo liáo)的意思:形容数量极少或非常稀少。
流水(liú shuǐ)的意思:形容水流不断、源源不绝的样子,也用来比喻事物连续不断、不停地发生。
鸟外(niǎo wài)的意思:形容人离开家乡或原来的地方,到外地或陌生的环境中生活。
时下(shí xià)的意思:当前,现在,目前
无心(wú xīn)的意思:没有心思或意愿去做某事
云中(yún zhōng)的意思:形容事物难以捉摸或虚无缥缈。
祝融(zhù róng)的意思:指火焰熊熊燃烧,形容火势猛烈,也用来形容人的热情高涨、激情澎湃。
- 翻译
- 般若公,般若公,您何时放下肩上的行囊离开祝融峰?
回程的路上,您眺望远方飞鸟之外,禅房静悄悄地掩映在白云之中。
桂花稀疏,独自飘落,流水无心,自在东西流淌。
- 注释
- 般若公:指修行佛法的高僧。
负钵:背着行囊,象征云游或修行生活。
祝融:古代神话中的火神,此处可能指代祝融峰,一个佛教圣地。
归路:返回的路程。
飞鸟外:远方的景象,暗示远离尘世。
禅房:僧人修行的居所。
白云中:形容环境清幽,如在仙境。
桂花:象征高洁,也寓指时光流逝。
寥寥:稀疏,少。
流水无心:流水自然流动,不带情感。
西复东:形容水流往来的方向,象征时间的流逝。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作品,名为《长沙赠衡岳祝融峰般若禅师》。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送别之作,诗中的“般若公”呼唤出一位佛教高僧的形象,而“负钵何时下祝融”则透露出诗人对这位禅师未来行踪的关切与询问。"归路却看飞鸟外,禅房空掩白云中"表达了诗人在送别之际,对禅师山中禅房孤寂景象的描绘,以及对禅师离去后的空寂感受。
"桂花寥寥闲自落,流水无心西复东"则是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桂花在这里不仅是秋天的象征,更寓意着禅师离去后的淡泊与孤独;而“流水无心西复东”则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似乎在告诉我们一切都是自然而然,没有主观情感的干预。
整首诗通过对山中禅房、桂花落下以及流水不息的描绘,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达观自然的意境。诗人通过这番描述,不仅表达了对般若公离去的不舍,也表现了自己对于佛法修行的一种理解和向往。在唐代众多送别之作中,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情感深度和艺术魅力,展现了一位禅师与自然界和谐共生的美好境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五月十五夜见月映树有作
圆月出树东,隔看被树挂。
群叶相蒙茂,光采还透射。
玉盘虽隐映,其魄自整暇。
脱树渐自高,万里大明奓。
了了太极圈,谁向虚空画。
坐深已当头,其树势斯下。
小人蔽君子,暂尔何足讶。
树月亦偶当,微吟聊譬借。
弘治改元元旦遇雨
元旦未及春,东风意先苏。
风来继零雨,和润物皆濡。
助我新天子,沛泽弥九区。
河流亦传清,天与圣德符。
贤俊日拔庸,治道务精图。
尧舜不异人,政化无两途。
我衰在畎亩,感激舞蹈俱。
告戒各努力,勤耕备公租。
黍穰多充禽,渊静无惊鱼。
上下信影响,馀生幸于于。
经浯溪读元结大唐中兴颂
平生念浯溪,镌镵有遗迹。
扬舲溯湘水,登临暂来即。
穹崖倚层云,奇险自天辟。
漫叟词既严,颜公笔无敌。
鬼神屡呵护,风雨长洗涤。
忠槩俨尚存,冰衔犹可识。
端容敛襟读,感慨重心戚。
谁画灵武谋,大物取何亟。
唏嗟中兴业,谅重君子惜。
逡巡解舟去,回顾三叹息。
宝镜篇
杨家宝镜雕匣藏,玄锡白旃发好光。
夜月团团绝纤翳,秋潭炯炯生寒芒。
当时精金曾百鍊,背纹铸出双凤凰。
凤凰联辉碧玉里,二雏鼓翼同翱翔。
厌胜回文虫篆小,带叶疏花合昏绕。
细如洮石红如沙,几世传来得称宝。
中有文龟窾窍深,綵丝作线结同心。
杨妇晨妆照颜色,要见两鬓霜雪侵。
不期落地竟摧折,凤碎鸾孤圆半缺。
从此晨妆不复施,坐对青灯自呜咽。
只今已老白发垂,终不取镜重铸之。
留与杨家作明鉴,半镜只此团圆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