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杯中(bēi zhōng)的意思:指事物发生或存在于杯中,比喻事物微小或局限于一定范围。
何须(hé xū)的意思:表示不需要或没有必要做某事,也可以用来劝告别人不必要的行动。
后名(hòu míng)的意思:指后来出现的名字或称号。
江城(jiāng chéng)的意思:指大江流域中的城市,特指长江流域的城市,也可泛指美丽的城市。
飘泊(piāo bó)的意思:指没有固定住所或职业,四处流浪的状态。
三更(sān gēng)的意思:指夜间的最后一更,也指深夜。
山居(shān jū)的意思:指居住在山中,远离尘嚣的生活方式。
身后(shēn hòu)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在另一个人或事物之后,引申为对某个人或事物的评价或看法。
松声(sōng shēng)的意思:指松树风吹时发出的声音,比喻文人雅士的吟咏声音。
拥炉(yōng lú)的意思:指家庭团聚,全家人围坐在火炉旁边,共同享受温暖。
竹色(zhú sè)的意思:指竹子的颜色,也用来形容竹子的形态和品质。
杯中物(bēi zhōng wù)的意思:指杯子里的饮料或者其他物质,比喻事物的本质或者真实面貌。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冬日闲居的情景,充满了宁静与深沉的意境。首句“飘泊向江城,山居境过清”点明了诗人的居住环境,远离尘嚣,身处山林之中,心境超然。接着,“霜深犹竹色,风劲更松声”两句,通过霜、竹、风、松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富有生机的氛围,展现了冬日山林的独特风貌。
“且尽杯中物,何须身后名”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对名利的淡泊。在享受眼前的酒宴之时,诗人认为不必过分追求身后之名,体现了其超脱世俗的价值观。最后,“拥炉孤笑处,寒夜又三更”描绘了诗人独自坐在炉火旁,面对寒冷的夜晚,发出孤独而又满足的笑声,这一场景既温馨又略带寂寞,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生活态度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学,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再六次韵徐子英江楼
最愁人处最高楼,空望三神想十洲。
大药不灵从老病,把茅犹在盍归休。
许追竹士陪梅友,肯羡蜂王慕蝶侯。
曾点当时未舍瑟,谁知心地异由求。
寄题阆州开元寺泽师竹轩
泽师种竹三十年,竹成满院生绿烟。
苍龙子孙太繁盛,分领眷属来渭川。
藏风蓄雨荫殿壁,不敢辄近寒森然。
香飞常入佛座上,叶落不到经窗前。
芟除扫掠净如洗,栏外不许行狂鞭。
泽师瘦健如老鹤,坏衲几尺披左肩。
手持数珠读梵筴,状貌兀若塑与镌。
朝旋暮绕在其下,不肯出院求斋钱。
古人亦有爱竹者,岂得似师心意专。
我亦平生苦如此,兼解略把笔墨传。
逢师正谓同所好,但恨尚有区中缘。
何时相对月明下,坐彻清影谈幽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