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里还多病,贫中却剩诗。
《秋典》全文
- 注释
- 青霞愿:比喻深远的愿望或理想。
白鹭:象征纯洁或知音。
风烟:指雾气和尘埃,也可象征迷茫的思绪。
山水:自然景色,寓指生活境遇。
老里:老年。
病:疾病。
贫中:贫困之中。
剩诗:仅有的慰藉,指诗歌。
浪愁:深深的忧虑。
馀热:残留的困扰或焦虑。
会自有:终究会自然地。
凉时:凉爽的时候。
- 翻译
- 我心中藏有青霞般的愿望,只有白鹭能理解。
傍晚时分,我遥望风烟弥漫的景色,秋天的山水显得格外适宜。
年老体衰,疾病缠身,贫困之中,唯有诗歌陪伴。
虽然仍有忧虑如同余热未消,但总会有一刻,凉爽自会来临。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杨万里的作品,名为《秋夜将晓出篱门行》。诗中展现了诗人在深秋的夜晚,独自踏着清晨的露水,出门漫步的情景。
"宿有青霞愿,惟应白鹭知。"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孤独,他的心愿如同宿夜留下的青色云霞,只有那些悠然自得的白鹤能感知到这种境界。这不仅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也反映出诗人的高洁情操。
"风烟聊晚望,山水入秋宜。" 这两句通过“风烟”和“晚望”的描写,传达了秋天特有的淡远气氛,同时强调了秋季是欣赏山水的最佳时节。诗人似乎在告诉我们,秋天的景色最为宜人。
"老里还多病,贫中却剩诗。" 这两句则流露出诗人的个人遭遇和心声。在家乡的年迈与疾病中,他依然坚持着自己的理想——写诗。这不仅是对自己精神世界的坚守,也是他内在力量的一种体现。
"浪愁馀热在,会自有凉时。" 最后两句,通过“浪愁”和“馀热”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目前生活状态的不满与期望变革之情怀。他相信,所有的烦恼和热烈的情感都将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得到缓解。
这首诗通过诗人的内心独白、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个人命运的反思,展现了一个深厚的文学素养与丰富的人生体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