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见鱼痛时,正似人遭剐。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在(bù zài)的意思:不在表示不在某个地方或不参与某个活动。
恻隐(cè yǐn)的意思:指对别人的痛苦和困苦感同身受,产生同情之心。
膏血(gāo xuè)的意思:指用尽心血、极其辛勤地努力。
九泉(jiǔ quán)的意思:指人死后葬在地下的墓穴,也指人死后的世界。
咀嚼(jǔ jué)的意思:咀嚼是指用牙齿把食物咬碎并慢慢嚼食,引申为深思熟虑、反复思考。
略无(lüè wú)的意思:稍微没有、稍有不足
泉下(quán xià)的意思:指已经去世的人。
忍人(rěn rén)的意思:忍受别人的言语或行为,不予回应或报复。
想见(xiǎng jiàn)的意思:希望见到某人或某物。
隐略(yǐn lüè)的意思:模糊不清的样子或感觉。
影响(yǐng xiǎng)的意思:指某种力量或因素对人或事物产生的改变或作用。
砧几(zhēn jǐ)的意思:指人或事物的不同程度或差距。
珍奇(zhēn qí)的意思:非常珍贵和稀奇的事物或人。
- 鉴赏
这首诗以“忍人喜啖脍”开篇,描绘了残忍之人享受美食的场景,砧板和刀具上沾满了鲜血,让人联想到被宰杀的鱼儿在痛苦挣扎的情景,仿佛它们正经历着人类的残酷对待。诗人通过“想见鱼痛时,正似人遭剐”,将鱼的痛苦与人的遭遇相联系,表达了对这种残忍行为的深刻同情。
接着,“咀嚼称珍奇,恻隐略无也”两句,揭示了残忍者在享受美食时,完全不顾及背后的悲惨故事,甚至没有丝毫的同情心。这种无情的态度,让人心生愤怒与悲哀。
最后,“影响恐非遥,不在九泉下”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残忍行为的担忧,并暗示即使在死后,这种影响也不会消失,强调了道德与慈悲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深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反思,探讨了人性中的残忍与同情之间的冲突,以及这种冲突对个体和社会的深远影响,具有强烈的道德警示意义。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元厚之待制知福州
海隅山谷閒,人物最多处。
平旦息相吹,连城黕如雾。
闽王旧宫室,丹漆美无度。
今为大帅府,千里来赴愬。
元侯文章翁,更以吏能著。
峨峨中天阁,鸣玉新改步。
衔诏出梨岭,方为远人慕。
旌旗满流水,冠盖东门驻。
四坐共咨嗟,疑侯不当去。
张仲称孝友,樊侯正求助。
名城虽云乐,行矣未宜遽。
晚兴和冲卿学士
剡剡风生晚,娟娟月上初。
白沙眠騄骥,清浪浴鲟鱼。
竟欲从君饮,犹便读我书。
斜阳不到处,墙角树扶疏。
送河间晁寺丞
公孙富文墨,名字世多知。
谈笑取高第,弦歌当此时。
临河薪石费,近塞茧丝移。
缓急常愁此,看君有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