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雁字和彭禹峰先生韵·其二》
《雁字和彭禹峰先生韵·其二》全文
清 / 吴孟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天空嘹唳鹤鸣皋,回雁峰前峰更高。

既同江子花生梦,又忆毛生颖脱毫。

片羽影随编画幅断肠声到振江涛。

从来怕舞《霓裳曲》,冷落河山凤毛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从来(cóng lái)的意思:表示事物的常态、习惯或一贯的状态。

断肠(duàn cháng)的意思:形容极度悲痛,心碎。

凤毛(fèng máo)的意思:形容珍贵贵重的物品或事物。

鹤鸣(hè míng)的意思:形容文采斐然,声音悦耳动听。

河山(hé shān)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领土。

画幅(huà fú)的意思:指绘画技艺高超,画面精美绝伦。

嘹唳(liáo lì)的意思:形容声音高亢激昂,嘹亮而尖锐。

冷落(lěng luò)的意思:指对人或事物冷淡、不关心、不重视。

鸣皋(míng gāo)的意思:指人才辈出,声名显赫。

霓裳(ní cháng)的意思:形容美丽华丽的衣裳。

片羽(piàn yǔ)的意思:片羽是一个形容词,指的是残破不全的样子或状态。

天空(tiān kōng)的意思:指大气层中地面以上的空间,也用来比喻无限广阔、辽阔无边的境地。

颖脱(yǐng tuō)的意思:指聪明才智出众,独具特色。

回雁峰(huí yàn fēng)的意思:指山峰像飞翔的雁群回返的形状,比喻人事物循环往复,不断重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景象,通过鹤鸣和回雁峰的形象,寓言诗人与友人彭禹峰的情感交流。首句“天空嘹唳鹤鸣皋”以鹤鸣象征高洁,展现了诗人与彭禹峰的志趣相投。次句“回雁峰前峰更高”则暗示友情如山,彼此之间的敬仰之情更胜于景物之峻峭。

“既同江子花生梦”借用江淹的典故,表达对彭禹峰才情的赞美,如同江淹梦见笔生花一般。接下来,“又忆毛生颖脱毫”则借毛颖(毛笔)的典故,进一步赞美彭禹峰的文采出众。

“片羽影随编画幅”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想象中彭禹峰的文思如飞,其文字在画卷上留下痕迹。而“断肠声到振江涛”则以鹤鸣之声喻指深情的呼唤,这声音甚至激荡起江面的波涛,显示出情感的强烈。

最后两句“从来怕舞《霓裳曲》”暗含诗人不愿涉足世俗繁华,而选择保持高洁情怀。结尾“冷落河山洒凤毛”以凤凰的羽毛比喻彭禹峰的才华,即使在寂寞的环境中,他的光芒依然照耀河山。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彭禹峰的深深敬仰和真挚友谊,以及对高雅艺术和独立人格的追求。

作者介绍

吴孟坚
朝代:清

猜你喜欢

送冀州李团练

雪云寒气著离杯,道北轻风大旆开。

太守直居千骑上,将军仍自九天来。

征鼙曲曲渔阳掺,后乘人人邺下材。

忠孝相移难两遂,沁园归恋遍兰陔。

(0)

劳山白云洞

千松万松何离奇,千石万石何累垂。

松寻石罅逞夭矫,石凌松上争厜㕒。

主峰一石最奇崛,俯首乃受松之欺。

直据其巅盬其脑,苍髯恣肆鳞之而。

左轩一石势崱峛,蛟背如立湘妃危。

右伏一石于菟卧,不甘帖耳形耏耏。

两株鸭脚那肯让,腾空四散青珊枝。

道人何年觊天奥,梯以石栈支以。

阴崖不借鬼斧劈,?穾应是天工施。

门前双峰屹相向,崭如头角真嶷嶷。

沧溟万里泻澒洞,直来脚底如奔驰。

我当重九命山屩,杖藜犹待人扶持。

骨酸趾茧乃得到,冥搜不觉忘辛疲。

西峰亏蔽日易落,结璘早射长空辉。

银鳞倒倦云万叠,谡谡时有西风吹。

为我送云东海去,好教鸡唱看朝曦。

(0)

长歌行

世人何恶死,死必胜于生。

劳劳尘土中,役役岁月更。大寒求以?,大暑求以清。

维馁求以馌,维渴求以觥。

其少欲所惑,其老病所婴。

富贵拘法律,贫贱畏笞榜。

生既若此苦,死当一切平。

释子外形骸,道士完髓精。

二皆趋死途,足以见其情。

遗形得极乐,升仙上玉京。

是乃等为死,安有蜕骨轻。

日中不见影,阳魂与鬼并。

庄周谓之息,漏泄理甚明。

仲尼曰焉知,不使人道倾。

此论吾得之,曷要世间行。

(0)

春居

春风百卉摇,旧国路迢迢。

偶病成疏散,因贫得寂寥。

倚帘高柳弱,乘露小桃夭。

春色常无处,村醪更一瓢。

(0)

江行寄张舍人

客程终日风尘苦,蓬转还家未有期。

林色晓分残雪后,角声寒奏落帆时。

月高星使东看远,云破霜鸿北度迟。

流荡此心难共说,千峰澄霁隔琼枝。

(0)

戏咏馓子赠邻妪

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

夜来春睡知轻重,压匾佳人缠臂金。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张宁 袁华 刘绎 黄省曾 江源 黄佐 释今无 谢迁 王庭圭 曹义 梁鼎芬 符锡 李孙宸 张镃 陈琏 许及之 陈子升 徐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