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碧云(bì yún)的意思:指天空中晴朗的蓝天白云,形容景色美丽明朗。
繁华(fán huá)的意思:形容繁忙繁荣的样子。
歌声(gē shēng)的意思:指歌唱的声音或歌唱的表演。
红袖(hóng xiù)的意思:红袖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指的是女子的红袖子,常用来形容女子美丽动人的容貌。
黄昏(huáng hūn)的意思:指太阳下山后,天色暗淡,天黑之前的时段,也用来比喻事物的末期或衰退阶段。
金宝(jīn bǎo)的意思:指珍贵的宝物或财富。
旧约(jiù yuē)的意思:指过时、不再适用的约束、规定或条款。
柳梢(liǔ shāo)的意思:指眼睛的角膜和眼白的交接处,也用来形容眼睛明亮有神。
千金(qiān jīn)的意思:千金指的是千两黄金,引申为财富、财产。
去年(qù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一年,即上一年。
水滨(shuǐ bīn)的意思:指水边、水旁。
香车(xiāng chē)的意思:指华丽豪华的车辆,也可用来形容人的富贵。
一刻(yī kè)的意思:一刻表示非常短的时间,一刹那间。
月上(yuè shàng)的意思:指夜晚时分,月亮升起到中天的时候。
云津(yún jīn)的意思:比喻人的才能或学问高深,如大海般深奥广博。
重价(zhòng jià)的意思:指物品或服务的价格高昂,价值重大。
妆点(zhuāng diǎn)的意思:
(1).梳妆打扮。《北史·后妃传下·齐后主冯淑妃》:“城陷十餘步,将士乘势欲入。帝敕且止,召 淑妃 共观之。 淑妃 粧点,不获时至。 周 人以木拒塞,城遂不下。” 元 乔吉 《清江引·笑靥儿》曲:“一团可人衠是娇。粧点如花貌。”《金瓶梅词话》第四回:“﹝妇人﹞先到楼上,从新粧点,换了一身艷色新衣。”
(2).妆饰点缀。 元 薛昂夫 《端正好·闺怨》套曲:“残红粧点青苔径,又一番春色飘零。” 清 吴伟业 《雕桥庄歌》:“年年细柳与新蒲,粧点溪山入画图。”《西湖佳话·白堤政迹》:“初还只在 西湖 上粧点,既而西边直粧点到 灵隐 、 天竺 ,南边直粧点到 净慈 、 万松岭 ,竟将一个 西湖 团团粧点成花锦世界。”
(3).渲染敷洐。 宋 吕祖谦 《与朱侍讲元晦》:“祭文谨録呈,虽病中语言无次序,然却无一字粧点做造也。”《朱子语类》卷八三:“问: 季札 观乐,如何知得如此之审?曰:此是 左氏 粧点出来,亦自难信。”
(1).装饰,打扮。 南朝 陈后主 《三妇艳词》之二:“小妇初妆点,回眉对月钩。” 清 吴伟业 《梅村诗话》五:“呼舆往迎,续报至矣。已而登楼,託以妆点始见。”
(2).谓点缀。 唐 冯贽 《云仙杂记·白羊妆点芳草》:“ 午桥庄 小儿坡 ,茂草盈里。 晋公 每使数群羊散于坡上,曰:‘芳草多情,赖此妆点。’” 明 高攀龙 《三时记》:“二十一日行,两岸残雪妆点,野色甚佳。”《红楼梦》第二二回:“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
(3).指修饰文字。 清 黄宗羲 《<山翁禅师文集>序》:“ 山翁 之诗文,亦不免於堆垛妆点。” 清 恭士 《蹇千里传评》:“可见文不在妆点,一涉妆点便拙。”
(4).渲染敷衍。 清 王韬 《淞滨琐话·李延庚》:“世间所传幽欢冥会之事,尽出文人妆点,悉属寓言,君乃信以为真哉!”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元宵节夜景的繁华与热闹。首句“繁华妆点几回新”,以“几回新”强调元宵节的盛装重现,暗示节日的反复庆祝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接着,“花市香车簇水滨”一句,通过“花市”和“香车”的形象,生动展现了元宵节期间集市的热闹和车辆的密集,水滨的场景则增添了节日的浪漫氛围。
“舞态戏拖红袖影,歌声唱渡碧云津”两句,运用动态描写,描绘了舞者轻盈的舞姿和歌声的悠扬,红袖的飘动与碧云的倒映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欢快而梦幻的场景。这里不仅展现了元宵节的娱乐活动,也体现了人们在节日中释放情感、享受生活的状态。
“争将重价千金宝,来买芳宵一刻春”一句,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人们对元宵节这一短暂美好时刻的珍视,愿意付出高昂代价去体验这如春天般美好的夜晚。这种情感的表达,既体现了人们对节日的喜爱,也反映了人们对于生活品质和美好时光的追求。
最后,“月上柳梢寻旧约,黄昏早立去年人”两句,以月升柳梢的景象作为背景,寄托了对旧情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通过“寻旧约”和“早立去年人”的细节,诗人巧妙地将个人情感融入到节日的氛围之中,使得整首诗既有对元宵节热闹场面的描绘,也有对人际关系和情感记忆的细腻刻画,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听琵琶妓弹略略
腕软拨头轻,新教略略成。
四弦千遍语,一曲万重情。
法向师边得,能从意上生。
莫欺江外手,别是一家声。
中书夜直梦忠州
阁下灯前梦,巴南城里游。
觅花来渡口,寻寺到山头。
江色分明绿,猿声依旧愁。
禁钟惊睡觉,唯不上东楼。
出斋日喜皇甫十早访
三旬斋满欲衔杯,平旦敲门门未开。
除却朗之携一榼,的应不是别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