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履霜上人还金陵西山》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履 霜 上 人 还 金 陵 西 山 唐 /皎 然 携 锡 西 山 步 绿 莎 ,禅 心 未 了 奈 情 何 。湘 宫 水 寺 清 秋 夜 ,月 落 风 悲 松 柏 多 。
- 翻译
- 带着锡杖行走在西山的绿色莎草上,禅心未定如何应对这纷扰情感。
湘江边的宫殿与水边寺庙在清冷的秋夜里,月落时分风带悲伤,松柏树影婆娑众多。
- 注释
- 携锡:携带僧人出行用的锡杖。
西山:泛指西部的山,这里特指诗中的场景。
绿莎:绿色的莎草,一种植物,形容自然景色。
禅心:修行者清静无为的心境。
未了:没有结束,这里指情感上的纠葛尚未解决。
湘宫:湘江边的宫殿,可能指代湖南地区的古代建筑。
水寺:建在水边的寺庙。
清秋夜:清澈凉爽的秋夜。
月落:月亮落下,表示夜晚已深或即将过去。
风悲:风带来哀伤的感觉,形容环境凄凉。
松柏多:松树和柏树很多,常用于象征坚韧和长寿,此处也增添凄清氛围。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皎然的《送履霜上人还金陵西山》。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淡泊名利、向往自然的心境。
"携锡西山步绿莎,禅心未了奈情何。"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随同行者一同踏青石而上,步入西山的绿色草丛之中,心中充满禅意,但这种禅定之心并没有完全实现,是因为内心深处对某种情愫无法割舍。"锡"可能是指随身携带的禅修用具,这里象征着诗人追求精神世界的宁静与超脱。
"湘宫水寺清秋夜,月落风悲松柏多。"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清秋夜晚的景象。在湘宫水寺之中,秋风吹过,月亮下沉,带来一种凄凉之感。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自己的情感——对逝去时光的哀伤,对孤独生活的悲凉,以及对周围自然界的深切体会。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色的描绘和禅意的融入,展现出诗人内心世界的平静与高远,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郁和对世俗情感的无奈。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