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谢性之惠茶》
《谢性之惠茶》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午窗石碾哀怨语,活火银瓶暗浪翻。

眼色云脚乱,上眉甘作乳花繁。

味香已觉臣双井声价从来友壑源。

却忆高人不同试,暮山空翠共无言。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哀怨(āi yuàn)的意思:形容悲伤、悔恨的情绪。

不同(bù tóng)的意思:不同的方法或手段,却能达到相同的效果。

从来(cóng lái)的意思:表示事物的常态、习惯或一贯的状态。

高人(gāo rén)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技能上有很高造诣的人。

活火(huó huǒ)的意思:指火势旺盛,形容事物充满活力和生机。

空翠(kōng cuì)的意思:形容山水景色清新秀丽。

乳花(rǔ huā)的意思:指牛奶的浮沫,比喻文采或才华出众。

声价(shēng jià)的意思:指声音的价值或声誉的高低。

石碾(shí niǎn)的意思:石碾是指用石头制成的碾子,用来研磨谷物。这个成语比喻勤奋工作,不怕辛苦。

双井(shuāng jǐng)的意思:指两个井,比喻相互独立而又有联系的两个事物。

眼色(yǎn sè)的意思:通过眼神传递暗示或指示。

银瓶(yín píng)的意思:指人的头发已经完全变白,如同银瓶一样。

云脚(yún jiǎo)的意思:指云彩在山脚下飘动,形容景物美丽壮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品茗的雅致与深意。首句“午窗石碾哀怨语”,以拟人化的手法,将午后阳光照耀下的石碾声比作哀怨的话语,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接着,“活火银瓶暗浪翻”一句,生动地描绘了煮茶时火焰的跃动与银瓶中水的波动,仿佛暗涌着波澜。

“射眼色随云脚乱,上眉甘作乳花繁”两句,进一步渲染了茶汤的颜色与泡沫之美,仿佛云朵在眼前飘动,茶沫如同乳花般繁复,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和心灵上的触动。

“味香已觉臣双井,声价从来友壑源”则表达了对茶品质的高度赞赏,提到双井与壑源,都是古代著名的产茶地,以此来强调此茶的珍贵与品质之高。

最后,“却忆高人不同试,暮山空翠共无言”两句,通过回忆与想象,将品茗的情境与自然美景相融合,暗示了与高人共饮此茶时的宁静与和谐,以及茶后余韵悠长,仿佛与暮山空翠一同沉默不语,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品茗过程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茶的色、香、味之美,更蕴含了诗人对于生活情趣、自然和谐以及精神境界的追求与感悟。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星名

边祲昏高柳,爟火照离宫。

明堂发三令,勾陈集五戎。

素扇麾全月,朱旗引半虹。

虎落惊氛敛,龙城宿雾通。

击钟张大乐,置酒宴群公。

关山无复阻,车书方大同。

(0)

从驾祀麓山庙诗

圣德忧民暇,麾旆谒山灵。

画航泛北渚,文马侍东平。

春浦戈鋋照,寒林铙吹鸣。

依稀长安驿,萧条都尉城。

井泉能共动,江帆得分行。

窗幽细网合,阶静落花明。

櫩巢始入燕,轩树已迁莺。

菲菲兰俎馥,淡淡桂樽清。

银塘日影尽,玉座舞衣轻。

(0)

雉子斑

四野秋原暗,十步啄方前。

雊声风处远,翅影云间连。

箭射妖姬笑,裘值盛明然。

已足南皮赏,复会北宫篇。

(0)

洛阳道

曾城启旦扉,上路落春晖。

柳影缘沟合,槐花夹岸飞。

苏合弹珠罢,黄间负翳归。

红尘暮不息,相看连骑稀。

(0)

祀五帝于明堂乐歌十一首·其六皇夏乐

象乾上构,仪坤下基。集灵崇祖,永言孝思。

室陈簋豆,庭罗悬佾。夙夜畏威,保兹贞吉。

舞贵其夜,歌重其升。降斯百禄,惟飨惟应。

(0)

五仙诗五首·其二冯真人授诗

太霞郁紫盖,景风飘羽轮。

直造尘滓际,万秽浇我身。

自非保仙子,安见今日人。

过此未申岁,控景朝太真。

冥缘虽有契,执德故须勤。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