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君勿杀犬,犬有为主心。
为主反见杀,君何无浅深。
君贫犬不去,君富犬分忧。
这首诗名为《戒杀八首(其一)》,由宋代诗人吕本中所作。通过简短的篇幅,诗人以“劝君勿杀犬”为引子,深入探讨了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纽带以及道德伦理的思考。
诗中以“犬有为主心”开篇,强调了狗作为人类伙伴的角色,它们不仅忠诚,还能在主人需要时提供帮助。然而,当主人将它们置于危险之中,甚至面临被烹煮的命运时,诗人提出了疑问:“君何无浅深?”意即,主人对狗的关爱是否足够深厚,以至于在关键时刻愿意保护它们?
接着,诗人通过“君贫犬不去,君富犬分忧”两句,描绘了狗在不同境况下对主人的忠诚与支持,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狗都愿意陪伴在主人身边,分担忧愁。这种深厚的情感联系,使得诗人进一步反思,面对即将被烹煮的命运,主人是否真的理解并珍惜这份情感?
最后,“执以付鼎镬,于君心稳不?”则直指核心问题,提出一个假设性的场景:如果将忠诚的狗交付给烹饪之火,主人的心是否能平静?这个问题不仅是对道德观念的拷问,也是对人性深处善良与残忍的对比与思考。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深刻地探讨了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关系以及道德选择的重要性,鼓励人们在对待生命的态度上保持敬畏和仁慈之心。
天下名山欲遍看,未能高卧愧陈抟。
山人误说潜夫命,只慕冥鸿不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