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禅林(chán lín)的意思:指佛教寺院的林木,也泛指僧侣修行的地方。
承平(chéng píng)的意思:指国家或地区处于和平稳定的状态
春梦(chūn mèng)的意思:形容美好而短暂的梦想或幻想
榱题(cuī tí)的意思:
亦作“ 榱提 ”。屋椽的端头。通常伸出屋檐,因通称出檐。《孟子·尽心下》:“堂高数仞,榱题数尺。” 赵岐 注:“榱题,屋霤也。” 焦循 正义:“榱之抵檐处为榱题。其下覆以瓦,雨自此下溜,故为霤……自瓦言之为霤,自椽言之为榱题。”《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作《孝经》,死於 鲁 ” 张守节 正义引《韩诗外传》:“堂高九仞,榱提三尺。”按,今本《韩诗外传》卷七作“榱题三围”。 宋 叶适 《祭潘叔度文》:“侧躬容膝於榱题广屋之下,垢衣恶食於文绣膏粱之地。” 清 王韬 《倡建澳门镜湖医院序》:“於是榱题高下,製可从心。”
年几(nián jǐ)的意思:指年纪不大或不到成年的年轻人。
平岁(píng suì)的意思:平安度过一年,指过年平安无事。
岁月(suì yuè)的意思:岁月指的是时间的流逝和年岁的变迁。它常用来表达人生的短暂和岁月的无情。
- 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梦境与花事的不可追寻,以及对禅林往事的追忆。首句“春梦随花不可寻”将春日梦境与花朵的短暂美好相联系,暗示了美好事物的易逝与难以捕捉。接着,“廿年几度吊禅林”则通过时间的跨度和对禅林的凭吊,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深深怀念与感慨。
后两句“不因留得榱题在,谁识承平岁月深”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这里,“榱题”指的是古代建筑上的装饰构件,常用来指代历史的痕迹或文化的遗存。诗人通过询问“谁识承平岁月深”,表达了对那些已逝去的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这些时光中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的深刻思考。整首诗在淡淡的哀愁中,流露出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的珍视与怀念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张曹长工部大夫奉使西番
殊邻覆露同,奉使小司空。
西候车徒出,南台节印雄。
吊祠将渥命,导驿畅皇风。
故地山河在,新恩玉帛通。
塞云凝废垒,关月照惊蓬。
青史书归日,翻轻五利功。
送张阁老中丞持节册吊回鹘
旌旆翩翩拥汉官,君行常得远人欢。
分职南台知礼重,辍书东观见才难。
金章玉节鸣驺远,白草黄云出塞寒。
欲散别离唯有醉,暂烦宾从驻征鞍。
送韩校书赴江西幕
从军五湖外,终是称诗人。
酒后愁将别,涂中过却春。
山桥槲叶暗,水馆燕巢新。
驿舫迎应远,京书寄自频。
野情随到处,公务日关身。
久共趋名利,龙钟独滞秦。
送马秀才
清貌不识睡,见来尝苦吟。
风尘归省日,江海寄家心。
与鹤期前岛,随僧过远林。
相于竟何事,无语与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