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到得(dào de)的意思:能够到达、能够做到
得巧(de qiǎo)的意思:
(1).谓得其巧妙。 唐 韩愈 《汴泗交流赠张仆射》诗:“发难得巧意气麤,讙声四合壮士呼。”
(2).古时农历七月七日夜,妇女在月光下以五彩丝缕穿七孔针或九尾针,先成者谓之得巧。 唐 祖咏 《七夕》诗:“向月穿针易,临风整线难。不知谁得巧,明月试看看。”又,妇女以小蜘蛛安置盒内,次日看它结网之状,若网丝密而圆正,亦谓之得巧。参阅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蛛丝卜巧》、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七夕》。参见“ 乞巧 ”。桄榔(guāng láng)的意思:形容人言辞刻薄,毫不客气。
海棕(hǎi zōng)的意思:指海洋中的棕色植物,比喻隐藏在深海中的危险或者艰难困苦。
化工(huà gōng)的意思:化学与工程的结合,指化学工程或化学工业。
窠子(kē zǐ)的意思:指人们居住或聚集的地方,也可指人们的工作场所。
一窠(yī kē)的意思:一窠指的是一群或一堆相同或相似的东西。
一窠子(yī kē zǐ)的意思:指一群人或事物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集体或整体。
- 注释
- 化工:指化学技术或工业。
巧穷时:极其巧妙,达到顶峰。
东补西移:形容灵活调整,四面八方运用。
大奇:非常奇特,令人惊叹。
桄榔:一种热带植物,有竹子般的茎和杏叶状的叶子。
窠子:丛生的一簇。
竹身:像竹子一样的茎干。
杏叶:形状似杏叶的叶片。
海棕枝:可能指海棕树的枝条。
- 翻译
- 当化学工艺精妙无比时,东西转移也能显出奇效。
请看那丛丛桄榔树,竹般的躯干,杏叶般的叶子,还有海棕的枝条。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生命力极强的植物——桄榔树,即使在贫瘠的土地上也能生长,并且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迁移,显示出大自然的奇妙。通过"东补西移也大奇"一句,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这种生命现象的赞赏和惊叹。
"君看桄榔一窠子,竹身杏叶海棕枝"这两句具体描绘了桄榔树的生长状态。"桄榔一窠子"指的是桄榔果实,可能是诗人所观察到的一个特定场景,而不是泛指;"竹身杏叶海棕枝"则形象地描述了桄榔树的外形与生长环境,"竹身"暗示其细长如竹,"杏叶"表明其叶片类似杏果之叶,"海棕枝"则可能是指它生长在海边的沙地上,或许是在比喻其坚韧不拔。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生命力的观察和赞美,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生命力强大的植物有一种深刻的情感寄托。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中吕】阳春曲.知几
知荣知辱牢缄口,谁是谁非暗点头。
诗书丛里且淹留。闲袖手,贫煞也风流。
今朝有酒今朝醉,且尽樽前樽限杯。
回头沧海又尘飞。日月疾,白发故人稀。
不因酒困因诗困,常被吟魂恼醉魂。
四时风月一闲身。无用人,诗酒乐天真。
张良辞汉全身计,范蠡归湖远害机。
乐山乐水总相宜。君细推,今古几人知。
书怀寄黄梦立
荆山之璞天下奇,韫藏待价其谁知。
楚庭已作再献客,楚国未识连城姿。
世间万事乃如此,遇否在天而已矣。
龙螭尚尔困泥蟠,可是纷纷肆蚖虺。
人生安可论穷通,失马有时同塞翁。
会须决起凌云志,高抟九万扶摇风。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