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耐(bù nài)的意思:不耐受、不能忍受
脆薄(cuì báo)的意思:形容事物脆弱、容易破碎或容易破灭。
到头(dào tóu)的意思:表示事情或情况达到了最终的状态或结果。
蝶梦(dié mèng)的意思:比喻美好而虚幻的梦境或幻想。
集蓼(jí liǎo)的意思:指聚集、集中在一起。
浇灌(jiāo guàn)的意思:用水或液体滋润、灌溉植物。
苦学(kǔ xué)的意思:指为了学习而付出艰苦努力。
柳絮(liǔ xù)的意思:柳絮指的是柳树开花后飞舞的细小棉絮,比喻言语或文字飘忽不定,难以捉摸,也形容人的情绪或行为反复无常。
挈皋(qiè gāo)的意思:挈皋指的是带领他人一同前行,共同努力。
桃虫(táo chóng)的意思:比喻不能自拔的人或事物。
倚天(yǐ tiān)的意思:依靠天地之力量,比喻力量强大、势不可挡。
-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期至近代初期的诗人陈宝琛所作的《感春四首(其三)》。诗中,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同时也寓含了人生的感慨。
首句“倚天照海倏成空”,形象地写出春天阳光明媚,照耀海面的壮丽画面,但转瞬即逝,暗示世事无常。接着,“脆薄原知不耐风”借物喻人,表达人生如脆弱之物,难以抵挡岁月的风雨。
“忍见化萍随柳絮”进一步描绘春天的变化,柳絮飘飞,萍踪难定,象征生命的无常和漂泊。“倘因集蓼毖桃虫”则寓言谨慎之意,告诫人们要像对待害虫一样警惕生活中的困难。
“到头蝶梦谁真觉”暗示人生如梦幻泡影,难以把握真实;“刺耳鹃声恐未终”则以杜鹃鸟的啼声凄厉,象征哀愁与不祥之事可能还未结束。
最后两句“苦学挈皋事浇灌,绿阴涕尺种花翁”,诗人以勤奋学习和种植花草的老翁自比,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尽管人生短暂,但仍要积极耕耘,珍惜时光。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春天的景象,寄寓了对生命无常、世事变迁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坚韧的人生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七夕见与诸孙题乞巧文
外孙争乞巧,内子共题文。
隐映花奁对,参差绮席分。
鹊桥临片月,河鼓掩轻云。
羡此婴儿辈,欢呼彻曙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