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尺吐云嫌髻短,五铢含雾喜身轻。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碧玉(bì yù)的意思:碧玉是指翡翠这种美丽的宝石,用来比喻美好、珍贵的人或物。
不作(bù zuò)的意思:不做,不从事某种行为或活动
从来(cóng lái)的意思:表示事物的常态、习惯或一贯的状态。
多情(duō qíng)的意思:形容人感情丰富,多愁善感,容易动情。
分外(fèn wài)的意思:特别,非常
关雎(guān jū)的意思:关雎是一个古代的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在感情失意时的悲伤与忧愁。
旧仪(jiù yí)的意思:指过时、陈旧的礼仪或仪式。
楼上(lóu shàng)的意思:指的是在地位、权力或智慧上高于某人。
罗敷(luó fū)的意思:形容女子妖娆美丽。
情调(qíng diào)的意思:指人的情感、气质、风格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独特韵味和特色。
琼树(qióng shù)的意思:比喻品德高尚的人。
谁人(shuí rén)的意思:指不知道是谁的人,表示对身份不明的人的疑问。
四声(sì shēng)的意思:指声调的四种变化,即平、仄、上、去。
五铢(wǔ zhū)的意思:五铢是一个古代中国的货币单位,用来形容极其微小的价值或财富。
瑶枝(yáo zhī)的意思:指美丽的女子。
仪形(yí xíng)的意思:形态端庄,举止得体,有礼貌。
应是(yìng shì)的意思:表示事物应该是某种状态或者应该具备某种性质。
枝分(zhī fēn)的意思:分散,分开
只自(zhī zì)的意思:只顾自己,不顾他人。
自名(zì míng)的意思:
(1).自称;自命。 宋 苏轼 《辛丑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途中作口号》:“诗人如布穀,聒聒常自名。”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六:“京师沟渠极深广,亡命多匿其中,自名为‘无忧洞’。”《金史·陈规传》:“南渡后,諫官称 许古 、 陈规 ,而 规 不以訐直自名,尤见重云。”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做“杂文”也不易》:“虽然自名为‘文艺独白’,但照 林先生 的看法来判断,‘散文非散文,小品非小品’,其实也正是‘杂文’。”
(2).因自己在某一方面有所成就而闻名。《南史·文学传·吴均》:“先是, 均 将著史以自名,欲撰《齐书》,求借 齐 起居注及群臣行状。” 唐 韩愈 《张中丞传后序》:“ 翰 以文章自名,为此传颇详。” 金 王若虚 《诗话》:“近岁诸公以作诗自名者甚众,然往往持论太高。”
(3).自通名姓。《后汉书·赵孝传》:“ 孝 既至,不自名,长不肯内。”第四声(dì sì shēng)的意思:指汉语四声中的第四声,即降调。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彦泓的《无题四首(其三)》描绘了一幅清雅脱俗的画面。首句“琼树瑶枝分外清”以瑰丽的比喻,将女子比作琼树枝头的玉质花朵,形象地展现出她的纯洁与高洁。接下来,“雒川应是旧仪形”暗示了女子的风姿如同古代洛水女神般优美。
“阁中碧玉谁人识,楼上罗敷只自名”两句,通过碧玉和罗敷的典故,进一步赞美了女子的内在美和独特的自我认知。碧玉象征着她的珍贵,而罗敷出自《陌上桑》,形容女子貌美如花,自知其美。
“二尺吐云嫌髻短,五铢含雾喜身轻”运用夸张手法,写女子发髻虽短却如云朵般飘逸,身姿轻盈仿佛能承载雾气,展现了她曼妙的体态和飘逸的气质。
最后,“从来不作多情调,羞读关雎第四声”表达了女子的矜持和淡泊,她不追求世俗的多情,甚至羞于提及《诗经》中的爱情篇章,体现出她的贞静和超凡脱俗。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女子的细腻描绘,赞美了其内在的美德和外在的优雅,流露出诗人对理想女性的深深敬仰。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