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大角(dà jiǎo)的意思:指人的角色、地位或能力大。
顿顽(dùn wán)的意思:停滞不前,一时无法继续前进
二星(èr xīng)的意思:形容人的才能或者表现非常出色,超过一般水平。
黄色(huáng sè)的意思:指色彩中带有黄色的。
两个(liǎng gè)的意思:既能兼顾两个方面,使双方都得到满足或利益。
七子(qī zǐ)的意思:指七个儿子。
恰如(qià rú)的意思:恰好像,正好如同
三相(sān xiāng)的意思:三个相同或相似的事物或特征。
三三(sān sān)的意思:三个人或物的数量
摄提(shè tí)的意思:摄取、采集
似如(sì rú)的意思:像、如同
四星(sì xīng)的意思:四颗星星,指极好、非常好的事物或人物。
弯弓(wān gōng)的意思:比喻准备行动,做好准备。
下横(xià héng)的意思:指在书法、绘画等艺术创作中,笔画向下延伸的一种技法。
相似(xiāng sì)的意思:相似指两个或多个事物在某些方面具有相同或相近的特征或性质。
星号(xīng hào)的意思:指星星像棋子一样分布在棋盘上,形容散布广泛、遍布各处。
阳门(yáng mén)的意思:指大门、正门。也用来比喻重要的位置或重大的事件。
一星(yī xīng)的意思:形容极少、极少的数量或程度。
直下(zhí xià)的意思:直接向下,形容某物或某人笔直地向下移动或下降。
直上(zhí shàng)的意思:迅速向上升起或发展;直接上升而不停留。
左右(zuǒ yòu)的意思:左右表示大致的范围或数量,也可以表示左边和右边。
- 翻译
- 第一句:天空中那四颗星星恰好形成了一个弯曲的弓的形状。
第二句:大角星孤悬天际,明亮夺目,而折威七星则横躺在亢宿之下。
第三句:在大角星的左右两侧,是摄提星,三颗一组,样子就像古代的青铜鼎。
第四句:在折威星下方左侧,是顿顽星,两颗星斜斜地嵌在那儿,闪烁着黄光。
第五句:顿顽星之下还有两颗星,被称为阳门星,颜色和顿顽相似,直接垂落而下。
- 注释
- 亢: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位于银河的西侧。
四星:指亢宿中的四颗较亮的星。
弯弓状:形容这四颗星排列的样子像一张拉满的弓。
大角:星名,即牧夫座α星,是北天夜空中非常亮的一颗星。
直上明:形容大角星高挂天空,异常明亮。
折威七子:指折威星群,共七颗星,与军事象征相关。
亢下横:描述折威七星的位置在亢宿之下,呈横向分布。
摄提星:星官名,靠近大角星的两组星,每组三颗,共六颗。
三三相似:每三颗星一组,形状相似。
鼎形:比喻三颗星的排列形状像古代的烹饪器具——鼎。
顿顽星:星名,具体是哪颗星历史上有不同说法,此处特指诗中描述的位置和形态。
两个斜安:说明这两颗星斜斜地安置在某个位置。
黄色精:可能指星星的颜色偏黄,‘精’在此形容星光璀璨。
阳门:星名,两颗星的组合,与天文或神话中的门户概念相关。
色若顿顽:颜色与顿顽星相似。
直下?:原文此处可能有缺字,应意为直接向下延伸。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人对星象的观察和崇拜。亢为中国古代二十八宿之一,位于东方七宿之中,形状如弯弓。诗中“大角一星直上明”写出了大角星的位置和光芒,这种细节描绘显示了作者对天象的精确观察。“折威七子亢下横”则是对亢宿内其他星辰的描述,展现出整体的布局。
“大角左右摄提星,三三相似如鼎形”这一句,让人联想到古代烹饪器皿鼎的形状,这种比喻丰富了诗歌的想象空间,也反映了古人对于天文现象与日常生活之间联系的观察。
接下来的“折威下左顿顽星,两个斜安黄色精”描述了一颗特殊的星辰,其颜色为黄色,位置独特。紧接着是“顽下二星号阳门,色若顿顽直下?”,这里提出了一个疑问,可能是作者对于这两颗星和“顿顽”的颜色是否一致表示了好奇或思考。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丰富的天文学知识,更通过细腻的描述将读者带入到古人对夜空的观察与想象之中,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深邃的哲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百宜娇.咏水仙,次石君韵
艳比冰清,影和春瘦,谁识个侬仙韵。
小立亭亭,半眉新月,粉颊娇烘微晕。
东风背却,便梦里、芳期无准。
漫思量、我见犹怜,镜边愁拢云鬓。
斜坐倚、熏笼未烬。低笑试拈来,玉葱纤印。
绝世丰姿,出尘标格,词笔将伊描尽。
而今冷淡,可记得、江皋离恨。
早猜详、怨果三生,旧情休问。
百字令.见许善长《碧声吟馆谈麈》
静无尘俗,碧沉沉、好片清凉世界。
左右修篁环屋立,中有伊人潇洒。
锁径烟横,打窗风紧,做尽惊秋态。
半瓯香露,个中真味谁解。
案头几叠遗书,双桐深护,凤啭琅琅在。
回首萧然联袂日,犹记飞琼风采。
如许年华,天何靳也,劫现昙花快。
迢遥玉宇,鹿车挽手而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