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僧 参 太 白 痴 绝 和 尚 并 石 溪 和 尚 挂 牌 宋 /释 绍 昙 前 宝 公 兮 后 宝 公 ,分 身 说 法 在 玲 珑 。参 寻 不 用 论 宾 主 ,十 二 面 门 元 一 同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宾主(bīn zhǔ)的意思:指客人和主人的关系,客人作为宾客,主人作为东道主。
不用(bù yòng)的意思:不需要、不必要
参寻(cān xún)的意思:指寻找、探求。
二面(èr miàn)的意思:指人的性格或态度两面性,即表面看似一样,实际上却有着不同的一面。
分身(fēn shēn)的意思:分身指一个人同时出现在不同地方,具有多个身体。
玲珑(líng lóng)的意思:形容器物小巧精致,也用来形容人的机灵聪明。
面门(miàn mén)的意思:面门指的是脸面、面子。表示人们在社交场合中,为了保持自己的形象和尊严,不愿意失去面子。
十二(shí èr)的意思:指十二个,表示数量为十二。
说法(shuō fɑ)的意思:指言辞、表达方式。
一同(yī tóng)的意思:一同指的是一起、共同。
元一(yuán yī)的意思:原本一样,没有差别。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绍昙所作的《送僧参太白痴绝和尚并石溪和尚挂牌》中的片段。诗人以"前宝公兮后宝公"起句,可能是在指两位名为宝公的僧人,他们分别代表前后不同的传承或法脉。"分身说法在玲珑"一句,运用了佛教中"化身"的意象,形容两位僧人虽为不同个体,但其佛法教化如同佛陀分身,精微而巧妙。
"参寻不用论宾主"表达了禅宗修行中不拘泥于师徒关系,强调的是个人的直接领悟和内心的体验,不分主客,平等对待。"十二面门元一同"则暗示佛法广大无边,无论是哪一路径,只要深入参悟,都能达到相同的真理境界。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禅宗的无我、平等和法无定法的思想,通过送别两位僧人,鼓励他们在各自的修行路上寻求真谛,不分彼此,皆可通达佛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南浦
屏营歧路,听无情羌笛奏骊歌。
极目遥遥杨柳,浓绿满关河。
试问伤心何事,为临风、无计挽鸣珂。
纵知有后期,难分此际,哽咽语偏多。
叹息年时行乐,到如今、无那别离何。
且看猿啼客散,寒水又生波。
从此渐容光瘦减,春花秋月怎消磨。
愿一身化作黄鹄,同子出岩阿。
玉漏迟
姮娥清镜满,良宵偏称,烧灯为寿。
到处笙歌,五夜明如白昼。
火树星桥不断,更宝马香车驰骤。真辐臻。
贫家隘巷,下机抛绣。
何如试鼓狂生,著单绞岑牟,扬搥恐后。
三弄渔阳,四座尽倾节奏。
今日风流名士,想惟有、传柑依旧。听玉漏。
低徊汉书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