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阑馀烬暗,意惬清梦熟。
觉来疏雨声,月露滴脩竹。
听禽林景变,见日尘事蹙。
尘事(chén shì)的意思:指琐碎的事务或世俗的事物。
结庐(jié lú)的意思:搭建房屋;建造房屋。
节慨(jié kǎi)的意思:节约并慷慨助人的精神。
连朝(lián zhāo)的意思:连续多个朝代。
露滴(lù dī)的意思:形容露水滴落的样子,比喻事物显露出来的迹象或征兆。
暮节(mù jié)的意思:指快要结束或即将过去的时节。
素期(sù qī)的意思:指平日、平时、常日。表示平常的日子或平时的状态。
欣然(xīn rán)的意思:形容心情愉悦、乐意的样子。
幽独(yōu dú)的意思:形容人处于幽静孤独的境地
有素(yǒu sù)的意思:有一定的才能、素质或基础
月露(yuè lù)的意思:指月亮的光辉透过云层或树枝的缝隙透露出来,比喻事物已经显露出端倪或事情已有迹象发生。
斋宿(zhāi sù)的意思:指清净的宿舍或住所。
执手(zhí shǒu)的意思:指手牵手,表示两人紧密相连,共同前进。
仲氏(zhòng shì)的意思:指同姓的人,多用来指同一姓氏的人。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张叔舆共宿东斋的夜晚情景,以及对远方好友仲渊的怀念。诗中运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从傍晚到清晨的时间流转,以及自然界的细微变化。
首句“连朝阻良觏,暮节慨幽独”表达了诗人因连续数日未能与友人相聚而感到的孤独与感慨。接着,“执手一欣然,遂此东斋宿”描述了与张叔舆相聚的喜悦,两人决定在东斋过夜。随后的“语阑馤烬暗,意惬清梦熟”描绘了两人交谈至深夜,炉火渐熄,却仍沉浸在愉悦的对话中,直至沉入梦乡。
“觉来疏雨声,月露滴脩竹”写出了诗人醒来时的景象,窗外细雨轻敲,月光下露珠滴落在修长的竹子上,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凉的氛围。接下来,“听禽林景变,见日尘事蹙”则通过鸟鸣和日出的变化,暗示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紧迫感。
最后,“仲氏有素期,结庐向苍麓”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好友仲渊的思念,期待着与他相聚,共同在苍翠的山麓间建造居所,体现了深厚的情谊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相聚的温馨时刻,以及对远方好友的深切怀念,情感真挚,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