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西湖竹枝词·其二》
《西湖竹枝词·其二》全文
明 / 王衡   形式: 词  词牌: 竹枝

菱田高与稻田齐。野井蝼蛄彻夜啼。

若个竹枝声最苦,那儿桥北赵园西。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彻夜(chè yè)的意思:通宵整夜不睡。

稻田(dào tián)的意思:比喻人们辛勤耕种、努力工作的地方。

蝼蛄(lóu gū)的意思:指小人物、微不足道的人或事物。

那儿(nà ér)的意思:

(1).口语。那里。 张天翼 《丰年》一:“ 陈七 把那双浓浓的眉毛皱了起来:‘没呀,那姓 奚 的小子在那儿,不便说。’”
(2).口语。那时候(用在“打”、“从”、“由”后面)。如:打那儿起,他每天都很用功。

若个(ruò gè)的意思:形容态度或表情冷漠、不在意的样子。

田齐(tián qí)的意思:

周 初, 齐国 原为 姜 姓。 春秋 末, 田氏 夺得政权,世称 田齐 。其先人 陈完 为 陈国 厉公 之子,因 陈国 发生变乱投奔 齐国 ,改姓 田 。后 田氏 子孙世代为 齐 卿,逐渐夺得 齐国 政权。 周安王 时列为诸侯。见《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竹枝(zhú zhī)的意思:指某人在困境中能够保持坚强的品质和乐观的态度。

鉴赏

这首《西湖竹枝词(其二)》由明代诗人王衡所作,描绘了西湖边的夜晚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

首句“菱田高与稻田齐”,以菱田和稻田的高度相称,不仅展现了农田的广阔与生机,也暗示了季节的更迭,可能是初夏或秋季,正是农作物生长旺盛之时。这样的景象,既充满了农耕文明的朴实之美,又预示着丰收的希望。

次句“野井蝼蛄彻夜啼”,则将视角转向夜晚,通过描写田野中井边蝼蛄的叫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蝼蛄的叫声在夜晚显得格外清晰,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为整幅画面增添了一抹淡淡的哀愁。

接下来,“若个竹枝声最苦”一句,将话题转向竹林,通过“最苦”的修饰,表达了对某种情感或情境的深刻感受。这里的“苦”字,既可能指自然界的风雨交加,也可能暗喻人世间的离合悲欢,或是对某种难以言说的情感的深切体会。竹枝的声音在这里被赋予了情感色彩,成为诗人抒发内心情感的媒介。

最后一句“那儿桥北赵园西”,将视线引向一处具体的地点——赵园的西边,桥北的位置。这里不仅点明了地理位置,也为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赵园作为背景,可能象征着诗人的理想之地或心灵的归宿,而桥北则是通往这一理想之地的路径。这句话不仅勾勒出了空间的层次感,还蕴含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西湖竹枝词(其二)》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生活哲理的思考。作品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富有画面感和意境美,是明代文学作品中的佳作之一。

作者介绍

王衡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偕三弟裔伯登君山

秋风一为别,两载复登临。

山色转苍翠,江流空古今。

西乌斜日薄,北雁暮云深。

又是飘蓬去,悠悠离别心。

(0)

端阳偶兴

蕉萃天涯旧业非,两番裘葛淡忘归。

结繁夏木临窗静,未老春蚕抱叶稀。

杜亮爱才知恋主,兰成去国叹无衣。

故乡一别音书断,回首江关意绪违。

(0)

别张雄伯同年即次其秋思韵二首·其二

君道忽中改,嗟予独苦吟。

文章成灰槁,琴剑听消沉。

动地发遐响,钧天无赏音。

片言感嘲讽,寥落古人心。

(0)

秋夜怨二首·其一

鳏鱼夜觉秋气寒,上忧长漏之高天。

下忧穷潦之井阑,游子出门日以远,枯桑海水来日难。

(0)

雨阻砀山

归梦经过处,苍然戏马台。

云何沛公里,高会冠军开。

山雨连城暗,溪云抱树回。

明朝駃騠去,应共水畦推。

(0)

偶成

江南春暮未还家,病马驱车过水涯。

客里风光更萧飒,晓烟微雨湿藤花。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