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画面,通过门外的斜风细雨与窗内的禅修场景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诗人以“不有高人猛利,那容老者安闲”这两句,巧妙地表达了对高僧大德坚定意志与内心平静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老者在修行中寻求心灵安逸的尊重与理解。
“门外斜风细雨”,描绘了外界环境的动态与变化,斜风细雨不仅渲染了季节的气息,也暗示着外界世界的纷扰与变幻无常。这样的景象与室内静谧的禅修生活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内心的宁静与对外界喧嚣的超脱。
“窗间禅版蒲团”,则将读者的目光引向室内,聚焦于禅修的场所。禅版和蒲团是佛教修行中常用的器具,象征着修行者的专注与虔诚。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修行者的日常,更体现了他们追求精神净化与内心平和的生活态度。
“不有高人猛利,那容老者安闲”,这两句诗是对前文情景的深刻反思与哲理性的升华。通过对比高僧的坚定与老者的安闲,诗人表达了对不同修行阶段的理解与敬意。高僧的“猛利”代表了他们对佛法的深入探索与实践,而老者的“安闲”则是修行到一定境界后,内心达到的一种自在与平和。这两者并非对立,而是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修行道路上的不同风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哲思,展现了佛教修行中的精神世界,以及对不同修行阶段的深刻理解与尊重。它不仅是一首对禅修生活的赞歌,也是对人生追求与内心平和的哲学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上丹霄.入道
死生催,轮回迫,没休期。向迷津、苦海争驰。
会逢圣代,真仙垂教度群迷。
顿然唤觉,梦浮生、疏远轻肥。
头如蓬,面如垢,情如醉,貌如痴。处闲闲、穷究幽微。
嘉祥得也,料应尘世少人知。
灵风飘荡,静乾坤、月照华夷。
黄鹂绕碧树.秋景
鸳瓦霜轻,翠帘风细,高门瑞气非烟。
积庆源深,有长庚应梦,乔岳生贤。
妙龄秀发,谢庭兰玉争妍。
名动缙绅,况文章政术,俱是家传。
别有神功厚德,向东州治狱,平反玉函。
高第仙风道骨,锡与长年。
最好素秋时节,有画堂高启宾筵。
何妨纵乐,笙歌捧觥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