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门设晾甲,茶舍石墙边。
常俯瀑如雪,少言尺有千。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山水画卷。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园中景致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首联“园门设晾甲,茶舍石墙边”,开篇即以园门和茶舍为引子,勾勒出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晾甲,可能是指园中摆放的兵器或装饰物,与茶舍并置,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不失雅致的氛围。石墙边的茶舍,既是品茗休憩之所,也暗示着这里与自然的紧密联系。
颔联“常俯瀑如雪,少言尺有千”,进一步描绘了瀑布的壮观景象。瀑布仿佛是飞舞的雪花,从高处倾泻而下,形成千尺之高的壮丽景观。这一句不仅展现了瀑布的动态美,还通过“如雪”二字,赋予瀑布以视觉上的洁白与纯净感,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颈联“游山归适可,乐水此于焉”,转而描述了人在自然中的活动与情感体验。游山归来,身心皆得放松,乐水于此,表达了对山水之美的深切喜爱与享受。这里的“适可”既指游山的适度,也暗含了对自然之美的满足与欣赏。
尾联“设以琴音拟,吾将理化弦”,则以音乐作为媒介,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通过拟想以琴音来表达心中的自然之韵,诗人似乎在寻求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精神境界,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之美融为一体,达到心灵的升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园中景致、自然风光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体现了其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仰飞鸟兮乌鸢。
凌玄虚兮号翩翩。
集洲渚兮优恣。
啄虾矫翮兮云间。
任厥性兮往还。
妾无罪兮负地。
有何辜兮谴天。
帆帆独兮西往。
孰知返兮何年。
心惙惙兮若割。
泪泫泫兮双悬。
彼飞鸟兮鸢鸟。
已回翔兮翕苏。
心在专兮素虾。
何居食兮江湖。
徊复翔兮游颺。
去复返兮于乎。
始事君兮去家。
终我命兮君都。
终来遇兮何辜。
离我国兮去吴。
妻衣褐兮为婢。
夫去冕兮为奴。
岁遥遥兮难极。
冤悲痛兮心恻。
肠千结兮服膺。
于乎哀兮忘食。
愿我身兮如鸟。
身翱翔兮矫翼。
去我国兮心摇。
情愤惋兮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