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翠微(cuì wēi)的意思:形容景色美丽、宜人。
担头(dān tóu)的意思:指担子的头部,比喻事情的重要部分或核心。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歌声(gē shēng)的意思:指歌唱的声音或歌唱的表演。
黄金(huáng jīn)的意思:指黄金这种贵重的金属,也可用来比喻非常宝贵、珍贵的事物。
会稽(huì jī)的意思:指人的品行高尚,能够坚守正义,并且不为外界所动摇。
金印(jīn yìn)的意思:指皇帝的印章,也泛指权力和地位。
可恨(kě hèn)的意思:非常令人恼怒或讨厌。
泠泠(líng líng)的意思:形容风声、水声等清脆悦耳。
袅袅(niǎo niǎo)的意思:形容烟雾、香气等轻柔、缭绕的样子。
樵歌(qiáo gē)的意思:指在山林中劳作的樵夫唱歌,比喻在艰苦环境下保持乐观心态,用歌声激励自己。
山外(shān wài)的意思:指远离尘嚣、宁静幽远的地方。
识者(shí zhě)的意思:指能够认识、了解事物本质和内涵的人。
太守(tài shǒu)的意思:指官职品级较高的地方官员。
岩扉(yán fēi)的意思:指坚硬的石门。
- 鉴赏
这首《狼岭樵歌》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林生活画卷。开篇“狼岭岧峣接翠微”,以“岧峣”形容山岭之高峻,“翠微”则点出山色之青葱,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壮丽的自然景观。接着“樵歌声动绕岩扉”,通过“樵歌”的声音,不仅增添了生活的气息,也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活泼。
“馀音袅袅云初合,清韵泠泠鸟下飞。”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山林的宁静与和谐。余音缭绕,仿佛与飘渺的云朵相融合;清脆的鸟鸣,似乎在回应着这美妙的旋律,构成了一幅动与静、声与色交织的画面。
“逐伴远从山外过,轻蓑斜挂担头归。”描述了樵夫们结伴而行,穿越山岭,最终带着收获返回家园的情景。这里的“轻蓑斜挂担头归”,既体现了劳动者的朴实与勤劳,也流露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最后,“会稽太守黄金印,可恨当年识者稀。”这一句则表达了对古代知音难遇的感慨。会稽太守象征着社会地位和权力,但即便如此,能够真正欣赏到山林之美、理解劳动者生活价值的人却寥寥无几,流露出一种淡淡的遗憾与无奈。
整体而言,《狼岭樵歌》通过对山林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劳作生活的深情赞颂,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平凡劳动者生活状态的尊重和赞美,同时也蕴含着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艾师行赠黄中子
艾师艾师古中黄,肘有补注明堂方。
笼有岐伯神针之海草,箧有轩辕洪炉之燧光。
针窠数穴能起死,一百七十铜人孔窍徒纷厖。
三椎之下穴一双,二竖据穴名膏肓。
百医精兵攻不得,火攻一策立受降。
金汤之固正捣穴,快矢急落如飞鸧。
梅花道人铁石肠,昨日二竖犹强梁。
明朝道人步食强,风雨晦明知阴阳。
老师药劵不受偿,何以报之心空藏。
施药胜施羊公浆,会有仙人报汝玉子成斗量。
水龙吟.翟端甫寿日十月一日
胜游漫说山阴,算来不及山阳好。
七贤林下,一时人物,何如安道。
况有奇才,纵横笔阵,千军独埽。
向碧油幢底,真儒事业,倚马看、檄书草。
谁识平居隐操。遇江州、十分礼貌。
世情交态,雀罗门外,几人曾到。
且斗樽前,等闲休问,高山白早。
赖姮娥,留得一枝丹桂,伴灵椿老。
夺锦标.七夕
凉月横舟,银横浸练,万里秋容如拭。
冉冉鸾骖鹤驭,桥倚高寒,鹊飞空碧。
问欢情几许,早收拾、新愁重织。
怅人间、会少离多,万古千秋今夕。谁念文园病客。
夜色沉沉,独抱一天岑寂。
忍记穿针亭榭,金鸭香寒,玉徽尘积。
凭新凉半枕,又依稀、行云消息。
听窗前、泪雨潇潇,梦里檐声犹滴。
木兰花慢.三用韵
好风流诗老,双鬓上,雪霜稠。
忆少壮欢娱,呼鹰逐兔,走马飞球。
春风断肠柔唱,拚千金一笑破娇羞。
此日花时意气,当年梦里扬州。客床百尺卧危楼。
往事总悠悠。把湖海人豪,消磨变换,洙泗天游。
应知裂麻司业,为前时、谏舌颇多愁。
今去却堪痛饮,瓮头有酒频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