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近云冲马,林深鸟唤人。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发轫(fā rèn)的意思:
(1).拿掉支住车轮的木头,使车前进。借指出发,起程。《楚辞·离骚》:“朝发軔於 苍梧 兮,夕余至乎 县圃 。” 朱熹 集注:“軔,搘车木也,将行则发之。”《淮南子·兵略训》:“故得道之兵,车不发軔,骑不被鞍。” 唐 杜甫 《昔游》诗:“余时游名山,发軔在远壑。” 明 徐霖 《绣襦记·结伴毘陵》:“赴京都,已发軔,亲友皆无贐。” 雷昭性 《中国立宪之观察与欧洲国会》:“譬诸行道,发軔即乖,虽追风追电,亦愈觉支离。”
(2).动用,动员。《尉缭子·兵谈》:“富治者,民不发軔,甲不暴出,而威制天下。”
(3).比喻事物的开端。 张彦远 《法书要录》卷九载 唐 张怀瓘 《书断下》:“兹又论夫文字发軔,牋翰殊出。” 金 元好问 《奉直赵君墓碣铭》:“万物并流,至君而止。司南圣涂,发軔伊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瑞云》:“此奴终身发軔之始,不可草草。” 闻一多 《文艺与爱国》:“我们的爱国运动和新文学运动何尝不是同时发轫的?” 郭沫若 《反正前后》第一篇七:“ 中国 立宪运动的具体的表现大约是发轫于戊戌政变。”
(4).犹发迹。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诗》:“ 韩子苍 献 王将明 生日二十絶句,内一絶句云:‘万里青霄发軔时,驊騮絶足看奔驰。’” 明 郑若庸 《玉玦记·对策》:“绳枢贱贫,分柴桑终淹此身。一朝发軔,向枫陛躬逢湛恩。” 明 唐寅 《顾君满考张西溪索诗饯之故为赋此》:“功名发軔青云路,长愿存心在泽民。”参见“ 发迹 ”。将身(jiāng shēn)的意思:指以身作则,表现出高尚的品质和行为。
江津(jiāng jīn)的意思:指江河交汇的地方,也可比喻事物相交的地方。
岚翠(lán cuì)的意思:形容山色或水色美丽而多彩。
麒麟(qí lín)的意思:麒麟是一种传说中的神奇动物,象征着吉祥、祥瑞和美好的事物。
晴熏(qíng xūn)的意思:指晴朗的天气下阳光明媚,气温适宜,人们在其中感到舒适愉快。
图画(tú huà)的意思:图画是指绘画、画作。也可用来形容形象生动、生动有趣。
衣巾(yī jīn)的意思:指衣带和巾帕,比喻亲密的关系。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葛立方从湖州出发,途径江津、绿野、富阳等地的旅程。首句"发轫出江津"点明了行程的起点,"晴熏绿野匀"则展现了沿途明媚的阳光和均匀分布的绿色田野,营造出清新自然的氛围。
"泉声漱莎石,岚翠湿衣巾"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泉水潺潺流过莎草,山岚的湿润气息浸湿衣襟的画面,给人以宁静而湿润的感受。"天近云冲马"一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天空之高,云朵仿佛在马儿头顶掠过,形象生动。
"林深鸟唤人"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幽深与生机,鸟鸣声似乎在召唤旅人,增添了旅途的亲切感。最后两句"将身入图画,谁复羡麒麟"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深深沉浸,认为自己已经融入这如画的风景中,甚至不再向往世俗的权贵生活,流露出淡泊名利的超然情怀。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喜闻盗贼总退口号五首
萧关陇水入官军,青海黄河卷塞云。
北极转愁龙虎气,西戎休纵犬羊群。
赞普多教使入秦,数通和好止烟尘。
朝廷忽用哥舒将,杀伐虚悲公主亲。
崆峒西极过昆仑,驼马由来拥国门。
逆气数年吹路断,蕃人闻道渐星奔。
勃律天西采玉河,坚昆碧碗最来多。
旧随汉使千堆宝,少答胡王万匹罗。
今春喜气满乾坤,南北东西拱至尊。
大历二年调玉烛,玄元皇帝圣云孙。
送张十二参军赴蜀州,因呈杨五侍御
好去张公子,通家别恨添。
两行秦树直,万点蜀山尖。
御史新骢马,参军旧紫髯。
皇华吾善处,于汝定无嫌。
白水明府舅宅喜雨,得过字
吾舅政如此,古人谁复过。
碧山晴又湿,白水雨偏多。
精祷既不昧,欢娱将谓何。
汤年旱颇甚,今日醉弦歌。
奉答岑参补阙见赠
窈窕清禁闼,罢朝归不同。
君随丞相后,我往日华东。
冉冉柳枝碧,娟娟花蕊红。
故人得佳句,独赠白头翁。
路逢襄扬杨少府入城,戏呈杨四员外绾
寄语杨员外,山寒少茯苓。
归来稍暄暖,当为劚青冥。
翻动神仙窟,封题鸟兽形。
兼将老藤杖,扶汝醉初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