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眠孤似鹜,衰鬓短于僧。
《自述》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琦(君玉)的《自述》。诗中描绘了诗人的身体状况和生活境遇,透露出一种深沉的自我反思与感慨。
首联“脚少扶持力,东山未及登”,以“脚少扶持力”形象地表达了年老体衰、行动不便的状态,而“东山未及登”则暗含了壮志未酬之意,既有对自然界的无奈,也隐喻着对人生追求的未竟。
颔联“野眠孤似鹜,衰鬓短于僧”,通过对比手法,将自己孤独的野眠状态与大雁(鹜)进行类比,突出了孤独感;同时,将自己衰老的鬓发与僧侣进行比较,强调了岁月的无情与生命的短暂。
颈联“盎尽愁空室,星阑算故朋”,进一步深化了孤独与忧愁的主题。诗人身处空荡的室内,愁绪满溢,夜晚的星辰渐渐消逝,计算着老友的离散,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孤独的哀叹。
尾联“日抄书百纸,眊眼不宜灯”,描述了诗人每日勤奋抄录书籍的情景,尽管视力已衰,但仍坚持学习,体现了其坚韧不拔的精神。同时,也暗示了生活的单调与内心的挣扎。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个人身体状况、生活境遇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衰老、孤独与生活困境时的深刻思考与情感流露,具有较强的情感共鸣力和艺术感染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挽张百熙联
是福泽谕吉大隈一流,首倡学界文明,振聩觉聋,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山斗同尊,并世成南张北张,天民先知,已弱一个;
历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晚长邮传要政,轮声帆影,公欲耀国旗于地球,舟车所至,游迹遍东海西海,中华前路,遗恨九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