仄行盖前碍,倾视因远翳。
《林居》全文
- 翻译
- 清晨出发没来得及梳理头发,暂居山林中已接近辰时。
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清辉,湿润的气息沾湿了衣襟。
走在崎岖小路上,前方障碍不时遮挡视线,只能低头远望。
野外的景色让人心旷神怡,完全忘了公务退去的疲惫。
- 注释
- 宿发:清晨未梳理的头发。
暇:空闲。
辰诣:接近辰时(古代时辰之一)。
鲜晖:明亮的光辉。
清滴:清新的露珠。
湿湿:湿润的。
仄行:沿着崎岖小路行走。
盖前碍:前方有阻碍。
倾视:低头看。
野意:野外的意境。
浩盈怀:充满胸怀。
曾忘:几乎忘记。
傲公退:公务退去的悠闲。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清晨起床后梳洗的景象,以及他随后前往朋友家中作客的情形。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融合,展现了隐逸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宿发未暇梳,林居且辰诣" 表明早晨梳洗尚未完毕,就急忙赶赴林中的家中。这里的“宿发”指的是清晨起床后的头发,“林居”则是隐士的住宅,“辰诣”意味着按时去拜访。
"鲜晖散清滴,湿湿满衣袂" 描述了早晨露珠未干,阳光透过树叶洒落,带来了一种清新而湿润的感觉。诗人穿着湿漉的衣物,却没有表现出不快,而是欣赏这种自然之美。
"仄行盖前碍,倾视因远翳" 中,“仄行”表达了走路的轻柔和缓慢,“盖前碍”可能指的是在林间小道上被树木或灌木所遮挡的视线。诗人“倾视”着远处,心中充满了对自然的情感。
"野意浩盈怀,曾忘傲公退"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和隐逸生活的深厚情感,以及对世俗功名的超然。"野意浩盈怀"意味着胸中充满了大自然赋予的情趣,而“曾忘傲公退”则是说过往的荣华与富贵,如今已被淡忘,诗人更乐于选择隐逸生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宋代文人的高洁情操和对自然美景的情感寄托。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曾俊臣即事
柳暗人家水拍堤,人家随处有柴扉。
草中白道穿村去,门外黄尘扑面飞。
返照未沉僧独往,暮山时见鸟双归。
风从北户来披拂,暗递花香入客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