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床入夜气,骨冷火不温。
起视手种花,委仆墙篱根。
悼惜(dào xī)的意思:对逝者表示悲痛和怀念。
故乡(gù xiāng)的意思:指自己出生长大的地方或者与自己有深厚情感的地方。
后凋(hòu diāo)的意思:事物在发展过程中达到巅峰后开始衰落。
回忆(huí yì)的意思:指通过回想过去的事情或经历来唤起记忆。
兰荪(lán sūn)的意思:形容文章或音乐美好动人。
篱根(lí gēn)的意思:比喻根基浅薄,不稳固。
林柯(lín kē)的意思:指人多而杂乱,形势复杂。
墙篱(qiáng lí)的意思:指墙上的篱笆,比喻界限、限制或阻隔。
穷边(qióng biān)的意思:指贫穷困苦的地方。
柔条(róu tiáo)的意思:指柔软的竹子,比喻柔顺、温和的性格或言行举止。
入夜(rù yè)的意思:指太阳下山,天黑的时候。
须臾(xū yú)的意思:极短的时间;片刻
夜气(yè qì)的意思:指夜晚的气候或气氛。
一夕(yī xī)的意思:一夜之间,形容事物发生得非常快。
戕伐(qiāng fá)的意思:指武器或暴力手段对人进行伤害或杀害。
早霜(zǎo shuāng)的意思:早霜指秋天初霜出现的早晨,比喻事物的变化或者危险的预示。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霜降之夜的凄凉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冷酷与生命的脆弱。
首句“土床入夜气,骨冷火不温”描绘了一幅夜晚寒冷的画面,土床在夜间散发出的寒气让人感到彻骨之冷,即便是火也无法驱散这份寒冷。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土床赋予了生命,使其仿佛具有感知寒冷的能力,形象地表现了夜晚的寒冷。
接着,“起视手种花,委仆墙篱根”描述了诗人起身查看自己亲手种植的花朵,却发现它们已经倒伏在墙角和篱笆的根部。这一细节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生命的关注与爱护,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脆弱和易逝。
“早霜才一夕,不缓须臾恩”则表达了对短暂而残酷的自然现象的感慨。早霜降临,仅仅一夜之间,就夺走了花朵的生命,没有给予它们足够的时间去适应或抵抗。这句诗揭示了自然界中生命的脆弱和无常。
“穷边无林柯,后凋谁与言”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指出在偏远之地,没有树木可以提供庇护,那些最后凋零的植物无人倾听其哀鸣。这里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忧虑,也隐含了对社会边缘群体命运的关注。
“柔条爱戕伐,悼惜同兰荪”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被无情摧残的痛惜之情。柔弱的枝条被无情地砍伐,如同悼念着兰花和香草一样,表达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对破坏行为的谴责。
最后一句“回忆故乡暖,万里伤征魂”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回忆起温暖的故乡,心中充满了对远方征战者的思念和哀伤。这句话不仅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也寄托了对远离家乡、在外征战之人的深切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生命脆弱性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忧虑。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