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儿孙(ér sūn)的意思:指子孙后代,也比喻后代子孙。
纺塼(fǎng zhuān)的意思:指衣服上的补丁或缝补。
非徒(fēi tú)的意思:不仅仅、不只是
篝火(gōu huǒ)的意思:篝火是指在户外或野外搭建的火堆,用来供人取暖、照明或烹饪。
琅然(láng rán)的意思:形容声音清脆悦耳,宛如玉石相击。
凉月(liáng yuè)的意思:指秋天的月亮,因为秋天的月亮较为清冷,所以称之为凉月。
琴音(qín yīn)的意思:指琴声,也用来形容音乐的美妙。
授读(shòu dú)的意思:传授知识、教导学习。
恤纬(xù wěi)的意思:恤纬是一个古代的织布技术词语,指的是在织布时细心纠正纬线的偏差,以保证织物的质量和整齐度。引申为细心纠正错误,关注细节,追求完美。
遗经(yí jīng)的意思:指遗失经书,比喻珍贵的书籍或文化遗产因失传而令人惋惜。
玉琴(yù qín)的意思:比喻音乐技艺高超,琴音悦耳动听。
月下(yuè xià)的意思:指在月光下的情侣约会或者谈心的情景。
直到(zhí dào)的意思:表示一直持续到某个时间点或某个情况发生。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温馨而充满教育意义的画面。诗人通过“遗经授读望儿孙”这一句,展现了老一辈对后辈的期望与教导,体现了深厚的家庭教育传统。接着,“篝火非徒恤纬心”一句,巧妙地将学习环境与学习者的心志联系起来,暗示了在艰苦条件下求学的坚韧精神。最后,“直到纺塼凉月下,琅然才罢玉琴音”描绘了学子在月光下勤奋学习直至深夜,琴声琅琅,既表现了学习的专注与投入,也暗喻了知识如同音乐般美妙且不可或缺。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古代家庭教育的智慧与深情,也颂扬了学子们刻苦学习的精神,以及知识与音乐带来的美好。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融入,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教育与成长的美好愿景。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