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谒金门.次韵虞万州刚简以谒金门曲为叔母寿》
《谒金门.次韵虞万州刚简以谒金门曲为叔母寿》全文
宋 / 魏了翁   形式: 词  词牌: 谒金门

那复有。气味醲于春酒。犹向故乡怀印绶

相过何日又。吐出心肠锦绣。问我阿娘依旧

娘亦祝君如柏寿。相看霜雪后。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阿娘(ā niáng)的意思:指母亲的尊称,也可泛指女性长辈。

春酒(chūn jiǔ)的意思:春天的酒宴,指喜庆、欢乐的聚会。

故乡(gù xiāng)的意思:指自己出生长大的地方或者与自己有深厚情感的地方。

何日(hé rì)的意思:什么时候

锦绣(jǐn xiù)的意思:形容美丽绚丽的景色或事物。

气味(qì wèi)的意思:指早起学习或工作,形容人勤奋向上的精神状态。

霜雪(shuāng xuě)的意思:形容严寒冰冻的景象或寒冷的气候。

相看(xiāng kàn)的意思:互相注视,互相看着对方。

相过(xiāng guò)的意思:相互交流、相互了解

依旧(yī jiù)的意思:依然如故,没有改变

印绶(yìn shòu)的意思:指官员的印信,也泛指重要的文件或证明。

鉴赏

这首宋词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怀念以及对叔母寿辰的美好祝愿。"那复有。气味醲于春酒"描绘了一种浓烈的情感如同醇厚的春酒,暗示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深。"犹向故乡怀印绶。相过何日又"进一步表达了诗人期待与亲人重逢的渴望,印绶象征着仕途和责任,也寄托了他对故乡生活的眷恋。

"吐出心肠锦绣"运用比喻,形容诗人愿倾诉内心真挚的情感,如同锦绣般的言语。"问我阿娘依旧"则直接呼唤母亲,询问她的健康状况,流露出对长辈的孝顺之情。"娘亦祝君如柏寿"回应了母亲的祝福,希望叔母长寿如松柏,坚韧不屈。

最后两句"相看霜雪后"寓意深远,不仅指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无论岁月如何变迁,亲情和祝愿都将如霜雪后的松柏般经受考验,长久不变。整体上,这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充满了对亲情的珍视和对寿者的美好祝愿。

作者介绍
魏了翁

魏了翁
朝代:宋   字:华父   号:鹤山   籍贯:邛州蒲江(今属四川)   生辰:1178年—1237年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
猜你喜欢

次韵朱知裁少卿见贻二首

少陵卧穷巷,作诗叹秋雨。
坐令马群空,真欲洗万古。
乃知笔有神,宁复惭思阻。
此翁已仙去,上界足官府。
下视五浊世,正自一尘聚。
后学如秋蝉,聒耳了无取。
月卿折鉴后,传家有仪矩。
织成锦绣段,宫商寄鸣杼。
追怀正始音,雅颂继皇武。
即今风骚将,仅可一二数。
岂伊尘滓人,得此百世士。
心源忽湛然,对面识诸祖。
何待登妙高,历险叹踽踽。
便可咤善才,室中闻密语。

(0)

次韵李举之玉霄亭

新亭崛起最高峰,无数遥岑翠埽空。
恐有谢公留屐齿,为开摩诘画屏风。
倚江杨柳正高下,照水杏花能白红。
正欠渭川千亩竹,清阴分借懒邻翁。

(0)

题谢景思少卿药寮二首

先生数亩园,种药一何盛。
子知医国手,元自谙药性。
愚溪植仙毗,服食每自信。
伏波收薏苡,初不避谗柄。
牛溲马渤辈,并蓄用必慎。
我知若人心,欲了世閒病。
君非山中相,疑即句漏令。
问讯紫金丹,刀圭宜有赠。

(0)

菩萨蛮·垂虹亭下扁舟住

垂虹亭下扁舟住。
松江烟雨长桥暮。
白纻听吴歌。
佳人泪脸波。
劝倾金凿落。
莫作思家恶。
绿鸭与鲈鱼。
如何可寄书。

(0)

蓦山溪·楼横北固

楼横北固,尽日厌厌雨。
欸乃数声歌,但渺漠、江山烟树。
寂寥风物,三五过元宵,寻柳眼,觅花英,春色知何处。
落梅呜咽,吹彻江城暮。
脉脉数飞鸿,杳归期、东风凝伫。
长安不见,烽起夕阳间,魂欲断、酒初醒,独下危梯去。

(0)

题雎阳双庙二首

渔阳哭骑满关东,百战孤城挫贼锋。
唐室兴亡击公等,九原可作更谁从。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华岳 何绛 王缜 释宗泐 蓝智 区元晋 王廷陈 林熙春 王汝玉 吴妍因 胡仲弓 释道潜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吕陶 王邦畿 王立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