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疏灯欲死,俱误照书明。
《小雪》全文
- 鉴赏
这首诗《小雪》由宋代诗人释居简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小雪时节夜晚的独特景象与感受。
首句“入夜萧萧响”,以“萧萧”形容夜风的轻柔与细微,仿佛是自然界最微小的声音在夜晚的静谧中回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寒意的氛围。接着,“声消恰转更”则进一步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声音随着更漏的转动逐渐消失,暗示着夜晚的深沉与时间的推移。
“仅能酬节序,不足殄蝗螟”两句,诗人将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巧妙结合,以小雪的降临时节呼应,同时也暗含对当时社会问题的关注。这里“酬节序”既指顺应自然时序,也隐喻着对社会秩序的维护;“殄”字则表达了消除灾害、保障安宁的愿望,但“不足”二字又透露出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流露出一丝无奈与忧虑。
“瓦缝何曾满,庭凹亦未平”两句,诗人通过描述屋瓦缝隙中的积雪未能完全填满,庭院的凹处也未被平整,形象地展现了小雪虽小,却也给自然环境带来了变化。这种细节描写不仅增加了诗歌的画面感,也寓意着事物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时间和耐心去积累和改变。
“窗疏灯欲死,俱误照书明”则是对室内情景的描绘,窗户稀疏,灯光似乎快要熄灭,连照明都显得力不从心。这不仅反映了夜晚的昏暗,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某种迷茫或疲惫。然而,即使如此,诗人仍然试图在昏暗中寻找光明,象征着在困难与挑战面前,人们仍怀揣希望与坚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小雪之夜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也蕴含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与情感的抒发,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与社会双重世界的深刻洞察与独特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