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镜诗》
《咏镜诗》全文
南北朝 / 高爽   形式: 古风

初上凤凰墀。此镜照蛾眉。言照长相守。

不照相思。虚心会不采贞明空自欺。

无言故新期。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照(bù zhào)的意思:不遵守规定或不按照常规行事。

不采(bù cǎi)的意思:指不采取行动或不接受事物。

长相(zhǎng xiàng)的意思:指人的外貌、相貌。

蛾眉(é méi)的意思:形容女子眉毛修长、美丽。

凤凰(fèng huáng)的意思:凤凰是古代神话中的一种神鸟,象征着吉祥、美好和重生。在成语中,凤凰常常用来形容人或事物的崛起和重生。

镜照(jìng zhào)的意思:指照镜子一样,映照出事物的真相或本质。

空自(kōng zì)的意思:空自指的是没有依靠他人或外力,自觉自愿地空下来,不进行任何活动。

相思(xiāng sī)的意思:相互思念、思念对方的心情。

心会(xīn huì)的意思:心灵相通,心意相通。

虚心(xū xīn)的意思:谦虚谨慎,心胸开阔,乐于接受他人的意见和批评。

贞明(zhēn mí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品质高尚,忠诚正直,明达聪慧。

自欺(zì qī)的意思:欺骗自己,自我欺骗

长相思(zhǎng xiàng sī)的意思:长时间思念、思念之情久久不散的意思。

鉴赏

这首《咏镜诗》以镜为载体,巧妙地将情感与哲学思考融为一体,展现了诗人对镜像人生、情感与时间关系的独特见解。

“初上凤凰墀”,开篇以凤凰墀象征高贵与纯洁,暗示镜面如同凤凰之羽般光洁,预示着接下来的描述将聚焦于镜的特质与它映照出的情感世界。

“此镜照蛾眉”,蛾眉比喻女子的美貌,通过镜子的反射,诗人将女性的美丽与镜的特质联系起来,暗示镜不仅是物理上的反射工具,也是情感与美的载体。

“言照长相守,不照长相思”,这两句对比鲜明,一方面强调镜能长久地见证人与物的存在,另一方面指出它无法捕捉和反映情感的波动,尤其是相思之情的微妙变化。这里反映了镜的局限性,同时也隐喻了人类情感的复杂与难以捉摸。

“虚心会不采,贞明空自欺”,“虚心”与“贞明”分别指镜面的空灵与镜中影像的清晰,但“不采”与“自欺”则揭示了镜虽能客观反映外在事物,却无法真正理解或触及内在的真实情感。这不仅是对镜的反思,也是对人性与情感深度的探讨。

“无言故新期”,结尾以“无言”回应前文的深沉思考,暗示镜虽不能言语,却能见证时光的流转与情感的变化,引出对未来新期的期待,表达了对镜中所蕴含的永恒与变化之间微妙平衡的感慨。

整体而言,《咏镜诗》通过对镜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作为物理工具的功能,更深入探讨了镜像背后的情感、时间和自我认知的深刻主题,体现了南北朝时期文人对于生活哲理的独到洞察。

作者介绍

高爽
朝代:南北朝   籍贯:南朝梁广陵

南朝梁广陵人。博学多才,善为文。齐武帝永明中举郡孝廉。梁武帝天监初,历官中军临川王参军。出为晋陵令。先是刘茜为晋陵令,爽经途诣之,不相接,爽甚衔之。俄而爽代茜为令,茜迎赠甚厚,爽受馈答书云:“高晋陵自答。”人问故,答云:“彼自馈晋陵,何关爽事。”后坐事被系,作《镬鱼赋》以自况,遇赦免,卒。
猜你喜欢

宫词·其七十八

禁庭漏促斜沉月,殿烛光寒未捲帘。

御仗催班元会集,牙牌先入奏中严。

(0)

留题吴仲庶省副北轩画壁兼呈杨乐道谏院龙图三首·其一

文书满眼纷纷里,忽觉沧波起荻洲。

红日不知华省暮,扁舟如下洞庭秋。

林泉傲物非无约,轩冕拘人此未休。

与拂素尘寻绝景,羡君潇洒特迟留。

(0)

留题吴仲庶省副北轩画壁兼呈杨乐道谏院龙图三首·其三

闻道北窗开绘境,偶来归思满沧洲。

卷帘宿鸟惊初旭,隔浦疏林似旧秋。

梦忆清溪知几曲,醉寻危磴欲三休。

何时又赐通中枕,与对云山尽日留。

(0)

端午内中帖子词·其四皇后阁

五月炎风炽,忧勤紫掖中。

催裁恤刑诏,晓下未央宫。

(0)

虎北口

来无方马去无轮,天险分明限一津。

愿得玉龙横十万,榆关重识故封人。

(0)

寄姊夫焦韫叔兼简三姊

风舟挽晴江,载客日夜行。

身远心在家,腹肠何由平。

未知所到期,先计还归程。

时寻别时语,涕泪下纵横。

仰观风中云,下视水上萍。

共在天地间,可无同飘零。

泻此樽中酒,美鱼其饮羹。

虽饱不厌饥,强醉终自醒。

笑言虽在远,音问犹有形。

愿因东南风,时寄西北声。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欧大任 姚燮 彭孙贻 白居易 赵蕃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