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章 琮 赴 广 州 东 莞 簿 宋 /杨 亿 抱 璞 曾 三 献 ,悲 秋 忽 二 毛 。十 年 嗟 不 调 ,一 命 尚 徒 劳 。互 市 通 蛮 货 ,公 田 入 海 涛 。贪 泉 虽 酌 饮 ,未 肯 梁 脂 膏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抱璞(bào pú)的意思:比喻保持纯真无邪的心灵。
悲秋(bēi qiū)的意思:形容秋天的景色给人带来忧伤、悲痛之感。
不调(bù tiáo)的意思:不协调、不和谐
二毛(èr máo)的意思:指价值低廉、不值钱的东西或人。
公田(gōng tián)的意思:公共的土地
海涛(hǎi tāo)的意思:指波涛汹涌的大海,也用来比喻声势浩大、气势磅礴的景象或人物。
互市(hù shì)的意思:互相交易,相互贸易。
蛮货(mán huò)的意思:指粗野无礼、不讲礼貌的人或物品。
三献(sān xiàn)的意思:指人们为了表达自己的忠诚、敬意或谦逊,而多次献上自己的贡献或供奉。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贪泉(tān quán)的意思:指贪图享受、追求享乐,不思进取。
田入(tián rù)的意思:指人的心思、意图被他人洞悉或窥破。
徒劳(tú láo)的意思:白费力气,没有效果或成果。
一命(yī mìng)的意思:指生命的意义,也表示冒着生命危险。
脂膏(zhī gāo)的意思:指贪图享受、沉迷于富贵荣华的生活,不思进取、不务正业。
- 注释
- 抱璞:比喻未被发掘或利用的才能。
三献:多次进献,表示诚意。
悲秋:借秋景表达哀愁。
忽二毛:突然发现自己头发斑白,指年老。
嗟:叹息。
不调:命运不顺,仕途坎坷。
一命:指生命,引申为生涯。
徒劳:白费力气,没有成效。
互市:互通有无的市场。
蛮货:指边远地区的货物。
公田:政府所有的田地。
海涛:比喻大海的波涛,暗示风险。
贪泉:传说中能使人贪婪的泉水,比喻诱惑。
酌饮:小口品尝。
染脂膏:比喻沾染不良风气或利益。
- 翻译
- 我曾抱着未经雕琢的宝石多次进献,悲伤的秋天突然让我发现已生白发。
十年来感叹命运不顺,即使有一条命也仿佛只是徒劳无功。
商业贸易连接了蛮荒之地的货物,公共田地被汹涌的海浪侵袭。
虽然我喝下了贪婪之泉的水,但绝不愿让自己的品德受到污染。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亿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个人仕途不顺和时代忧虑的心情。诗中“抱璞曾三献”形象鲜明,璞是古代的一种玉器,常用来比喻官职或才华,这里暗示诗人有才华却未被赏识。“悲秋忽二毛”则描绘了岁月匆匆,年华老去的感慨。接着“十年嗟不调,一命尚徒劳”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十年的辛勤工作并无成就的哀叹,也反映出个人命运与时代波动之间的关系。
下片“互市通蛮货,公田入海涛”可能是在描述当时社会经济状况,揭示了社会矛盾。最后两句“贪泉虽酌饮,未肯染脂膏”则表现出诗人虽然在物质享受中寻找慰藉,但仍保持着清醒和节制,不愿意过度沉迷。
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反映了作者个人与时代的矛盾冲突,以及对个人命运与社会现实深刻的洞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