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晦僧儒诗者豪,尤怜赖汝壮方袍。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寄 勉 冲 晦 速 和 拙 作 宋 /杨 蟠 冲 晦 僧 儒 诗 者 豪 ,尤 怜 赖 汝 壮 方 袍 。一 千 篇 兴 时 无 敌 ,三 十 年 功 格 最 高 。白 发 逢 春 今 更 勇 ,清 吟 彻 老 莫 辞 劳 。何 朝 始 肯 将 珠 玉 ,却 报 仙 人 换 木 桃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发(bái fà)的意思:指白色的头发,也用来形容年老。
辞劳(cí láo)的意思:辞去职务或辞职,不再劳累工作。
方袍(fāng páo)的意思:指正直、廉洁的品德。
木桃(mù táo)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表面看起来美好,实际上却有坏处或危险。
清吟(qīng yín)的意思:指清雅地吟咏诗词或唱歌。
三十(sān shí)的意思:指男子到了三十岁时,应该有了自己的事业和立足之地。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无敌(wú dí)的意思:没有对手,无可匹敌
仙人(xiān rén)的意思:指仙界的人物,也用来形容非常高尚或非常出色的人。
兴时(xīng shí)的意思:指事物发展兴盛的时候,应该抓住机遇,积极行动。
珠玉(zhū yù)的意思:指宝贵的东西或人才。
- 翻译
- 僧儒中的诗人豪放不羁,特别欣赏你穿着武士的盛装。
你的诗歌在当代无人能敌,三十多年的努力达到了极高的成就。
满头白发遇到春天反而更加英勇,清脆的吟诵直到老去也不怕辛劳。
何时你才会愿意拿出珍贵的珍珠美玉,换取我手中的木桃作为回报?
- 注释
- 冲晦:形容诗人的豪放不羁。
僧儒:指僧人和儒生,这里泛指文人。
壮方袍:武士的盛装,象征力量和勇气。
一千篇:形容诗作数量众多。
无敌:无人能比,形容诗才出众。
格最高:评价极高,指诗人的成就。
白发逢春:春天对白发老人来说象征新生。
清吟彻老:清脆的吟诵直到老年。
辞劳:推辞劳累。
何朝始肯:何时才会。
珠玉:比喻珍贵的诗才或作品。
木桃:古代寓言中用来表示微薄的回报,这里指诗人希望得到的对方的认可。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杨蟠的作品,名为《寄勉冲晦速和拙作》。诗中充满了豪迈的情感和对友人才能的赞赏。
"冲晦僧儒诗者豪,尤怜赖汝壮方袍。"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才华横溢、诗风雄健的钦佩之情。其中“冲晦”指的是朋友的诗歌如同春日的阳光,能够穿透一切阴霾;“僧儒诗者豪”则形容朋友以僧侣和儒生自居,其诗作充满了豪迈的情怀。“尤怜赖汝壮方袍”表达了对朋友身着壮丽的文学长袍,依赖于其才华的深情。
"一千篇兴时无敌,三十年功格最高。"
这两句强调了朋友在诗歌创作上的卓越成就和高超的地位。“一千篇”象征着大量而丰富的作品,而“兴时无敌”则说明这些作品在当时便已无人能敌,展现了朋友的才华如日中天,光芒四射。"三十年功格最高"意味着经过长达三十年的磨练和积累,朋友的文学造诣已经达到了巅峰。
"白发逢春今更勇,清吟彻老莫辞劳。"
在这两句中,诗人借用“白发”形象表达了自己年华已高,但面对春天的到来,却更加充满了活力和斗志。“清吟彻老”则是说即便到了老年,也仍旧保持着清澈明亮的声音,不辞辛劳地继续创作。
"何朝始肯将珠玉,却报仙人换木桃。"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才华的珍视和回报之情。“何朝始肯”意味着诗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未曾愿意把自己的“珠玉”(比喻自己的作品或智慧)与人分享,而现在却愿意将其献给朋友。"却报仙人换木桃"则是用古代传说中仙人以木桃换取凡间珍宝的故事,来比喻诗人愿意用自己最宝贵的东西去交换朋友的作品或精神财富。
整首诗体现了深厚的情谊和对友情的高度评价,同时也展现了诗人本身不畏年华、坚持创作的高尚品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