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浣溪沙·其二赵总怜以扇头来乞词,戏有此赠。赵能著棋、写字、分茶、弹琴》
《浣溪沙·其二赵总怜以扇头来乞词,戏有此赠。赵能著棋、写字、分茶、弹琴》全文
宋 / 向子諲   形式: 词  词牌: 浣溪沙

艳赵倾燕花里仙。乌丝阑写永和年。

有时闲弄醒心弦

茗碗分云微醉后,纹楸斜倚髻鬟偏。

风流模样总堪怜。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风流(fēng liú)的意思:指人的品貌、言谈举止等方面优雅、有魅力。

髻鬟(jì huán)的意思:指女子盘起的发髻和垂下的发鬟,形容女子的妆容整齐美丽。

模样(mú yàng)的意思:指外貌、面貌或特征表现。

纹楸(wén qiū)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为人正直,不为外物所动。

乌丝(wū sī)的意思:形容头发黑而细软。

斜倚(xié yǐ)的意思:指倚靠、依赖或倚靠不稳定。

心弦(xīn xián)的意思:指人的内心感受和情感。

醒心(xǐng xīn)的意思:警醒心灵,使人警觉、清醒、明智。

燕花(yàn huā)的意思:指燕子飞舞的美景,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

有时(yǒu shí)的意思:偶尔;间或;有时候

乌丝阑(wū sī lán)的意思:形容黑暗、昏暗、没有一点亮光。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向子諲创作的《浣溪沙·其二》,诗中描绘了一位才华横溢、风流倜傥的女性形象。全诗通过对赵女倾心之美丽和艺术才能的赞颂,展现了诗人对她的深切怜爱。

"艳赵倾燕花里仙" 一句,以鲜明的笔触勾勒出赵女在燕花盛开时期的倩影,她如同仙子般美丽。"乌丝阑写永和年" 强调了她的发丝如黑玉,岁月静好,而她却能将这平淡的日子也写成永恒的诗篇。

"有时闲弄醒心弦" 描绘了赵女在闲暇时光弹奏琴曲的情景,她的手指轻拂弦上,唤醒了心中的旋律。接着 "茗碗分云微醉后,纹楸斜倚髻鬟偏" 两句,则写她在品茶后的微醺状态下,以一种懒散的姿态,轻倚在案几旁,头发有些凌乱,这种放松的氛围和她的美丽形成了鲜明对比。

最后 "风流模样总堪怜" 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赵女这种风流倜傥、才艺双全的形象的深深赞赏和不舍。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赵女的外在美,还透露出她内心的艺术气质和生活情趣。

作者介绍

向子諲
朝代:宋   字:伯恭   号:芗林居士   籍贯:临江(今江西清江县)   生辰:yīn)(1085-1152

向子諲(yīn)(1085-1152),字伯恭,号芗林居士,临江(今江西清江县)人。哲宗元符三年(1100)以荫补官。徽宗宣和间,累官京畿转运副使兼发运副使。高宗建炎处任迁江淮发运使。素与李纲善,李纲罢相,子湮也落职。起知潭州,次年金兵围潭州,子諲率军民坚守八日。绍兴中,累官户部侍郎,知平江府,因反对秦桧议和,落职居临江,其诗以南渡为界,前期风格绮丽,南渡后多伤时忧国之作。有《酒边词》二卷。 
猜你喜欢

车驾北征百官送于土桥·其二

万里虽荒服,宵衣虑自深。

不为空幕计,将启属蕃心。

壮士思先入,崇朝有捷音。

自除三孽后,拊恤到如今。

(0)

集赵给谏恒夫寄园同玉峰先生作聚星堂雪诗

暖风吹绿宫槐叶,开遍东阑几株雪。

一杯招我游寄园,曲径回廊颇幽绝。

我别黄门垂十载,不知髯霜腰半折。

今夕何夕饮最欢,《白纻歌》阑红烛灭。

郎君紫绶映斑衣,渤海金鳌已曾掣。

喜看君家世珥貂,烂醉奚辞生眼缬。

宾客俱从壁上观,据榻高谈若霏屑。

澄江少宰旧知我,岁寒肯作风花瞥。

问余一向坐诗穷,宜瘦而肥又何说。

揽衣大笑上马归,尚有支贫骨如铁。

(0)

岁暮杂感荆州·其三

尚能容懒拙,畴复较崇卑。

翮健抟风易,花寒映日迟。

何心忧塞马,无计指床龟。

好学柴桑令,长吟归去词。

(0)

横山蛟潭同朱十彝尊赋

积铁立千仞,行人堕苍黑。

危风动山根,侧见雷雨入。

阴厓闭长廊,鬼火白日出。

视听惊心魂,峰峦俯突兀。

微涓滴松枝,清响久寂历。

爱兹丛薄深,栖迟慰晨夕。

庶不孤愿言,超然慕畴昔。

(0)

题方石居赠忍公用吴愧庵先生韵

方庭修竹绿如围,琴榻书床识静机。

紫朮夜舂供客饭,白云秋制入山衣。

落花径曲呼童埽,斜日林空放鹤归。

最喜远公宽酒戒,虎溪乘月叩禅扉。

(0)

寄刘伯宗兼问次尾诸孤·其一

九子山头草木悲,五年江上雁鸿迟。

吹箫食拟从人乞,吞炭声还畏友知。

吾道荆榛空岁序,中原战斗几须眉。

只今才彦看将尽,爱尔冰霜独自持。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张元济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