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饼炉(bǐng lú)的意思:指无法容纳更多的东西或人,形容空间狭小,不能再加入其他东西。
并州(bìng zhōu)的意思:指同一地域内两个或多个权力机构并存,形成分裂局面。
樗蒲(chū pú)的意思:指人物行为举止不检点,放荡不羁,没有节操。
春方(chūn fāng)的意思:指春天的气息和特征。
登临(dēng lín)的意思:登上高处或高山,指登上高处以观赏美景或远望。
芳草(fāng cǎo)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或人物。
蛱蝶(jiá dié)的意思:指人的思想或行为不切实际,空想不实际。
流落(liú luò)的意思:指人因种种原因而失去家园、财产,流离失所,无固定居所。
年流(nián liú)的意思:年流是指时间的流逝,年复一年的变化。
取次(qǔ cì)的意思:取次指的是频繁地接连做事,形容行动迅速、连续不断。
少年(shào nián)的意思:指年纪轻的男孩子或青年人。
松人(sōng rén)的意思:指人心胸开阔,豁达大度,不拘小节,能够宽容容忍的人。
脱文(tuō wén)的意思:
书籍刊写时遗漏的字句。 清 叶廷琯 《吹网录·石林诗话》:“乃书中脱文误字,不可枚举。”
文君(wén jūn)的意思:指善于文学、才艺出众的女子。
西头(xī tóu)的意思:西头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人或事物的方向或位置向西。也可以表示事物的起点或边界。
携挈(xié qiè)的意思:携带、带领
偃松(yǎn sōng)的意思:形容树木或草地倒下或躺下。
- 翻译
- 年轻的旅人漂泊在并州,穿着轻裘的文君随意游玩。
他们携手走过芳草覆盖的渡口,一同登上绿杨楼欣赏风景。
庭院中蝴蝶翩翩,春天正美,而床边的樗蒲游戏还未收拾。
偃松坊的人此刻是否安在?他应在饼炉南边的小巷西头。
- 注释
- 少年:指年轻的男子。
流落:漂泊,流浪。
并州:古代地名,今山西太原附近。
裘:皮衣。
文君:西汉时期卓文君,此处泛指美女。
携挈:相伴,携带。
芳草渡:有花草的渡口,形容景色优美。
登临:登高眺望。
绿杨楼:以绿杨为装饰的楼阁。
蛱蝶:蝴蝶。
樗蒲:古代的一种博戏,类似骰子游戏。
宿:遗留,未完成。
坊号:街坊的名称。
偃松:一种松树。
人在否:人是否还在。
饼炉:烤饼的炉子。
曲西头:弯曲的小路西端。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轻旅者在并州的生活情景。开篇“少年流落在并州,裘脱文君取次游”两句表明诗人年轻时漂泊至并州,与古代文学家裘馀相遇,准备再次外出探幽寻奇。"携挈共过芳草渡,登临齐凭绿杨楼"则写出了诗人与友人携手共同渡过生机勃勃的花草之地,并攀登到可以俯瞰齐国古城遗迹的绿意盎然的杨柳楼上。
第三四句“庭前蛱蝶春方好,床上樗蒲宿未收”描绘了诗人居所前的花园里,春天美丽的景色,蛱蝶翩翩起舞,而室内则是夜未深,蚊帐尚未撤去,显露出诗人对温馨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坊号偃松人在否,饼炉南畔曲西头”则是诗人询问坊上是否还有那位姓偃的人,而自己则坐在南面饼炉旁边的曲折小路西首处。这不仅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也描绘了一种静谧而闲适的生活状态。
整首诗语言平和,意境淡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出诗人淡泊名利、享受简朴生活的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登白马山护明寺
名岳标形胜,危峰远郁纡。
成象建环极,大壮阐规模。
层台耸灵鹫,高殿迩阳乌。
暂同游阆苑,还类入仙都。
三休开碧岭,万户洞金铺。
摄心罄前礼,访道挹中虚。
遥瞻尽地轴,长望极天隅。
白云起梁栋,丹霞映栱栌。
露花疑濯锦,泉月似沈珠。
今日桃源客,相顾失归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