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柴门(zhài mén)的意思:指贫苦人家的门户。比喻贫困、卑微的家庭。
垂柳(chuí liǔ)的意思:形容柳树的枝条向下垂,比喻心情低落或失意。
春雨(chūn yǔ)的意思:春天的雨水。比喻对人们的生活起到滋润作用的事物。
分得(fēn de)的意思:指按照一定的原则或规则进行分配,每个人都能得到自己应得的份额。
黄花(huáng huā)的意思:比喻事物或人的本质已经改变或消失。
鄱阳(pó yáng)的意思:
(1).地名。 春秋 楚 番 邑, 秦 置 番县 , 汉 改 鄱阳县 。今改 波阳县 ,在 江西省 东北部。《史记·楚世家》“ 吴 復伐 楚 ,取 番 ” 张守节 正义引 唐 李泰 《括地志》:“ 饶州 鄱阳县 , 春秋 时为 楚 东境, 秦 为 番县 ,属 九江郡 。 汉 为 鄱阳县 也。”《文选·左思<吴都赋>》:“ 鄱阳 暴謔,中酒而作。” 刘逵 注:“ 鄱阳 人俗性暴急。” 明 李梦阳 《豆莝行》:“ 鄱阳 十日路断截, 庐山 百姓啼寒饿。”
(2).指 鄱阳湖 。 明 徐祯卿 《彭蠡》诗:“茫茫 彭 蠡 口,隐隐 鄱阳 岑。”芍药(sháo yào)的意思:指人的美貌或事物的美丽,也可形容某人的才情或某事物的优美。
阳云(yáng yún)的意思:指阳光和云彩,形容天空明朗晴朗的景象。
一半(yī bàn)的意思:指数量或程度的一半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晨在心远亭周围的生动画面。首句“柴门垂柳晓啼鸦”,以“柴门”和“垂柳”勾勒出一个朴素而宁静的环境,清晨时分,乌鸦的啼叫声打破了宁静,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接着,“露径苔封芍药芽”,细腻地描绘了小径上覆盖着一层薄薄的露水,苔藓紧紧包裹着刚刚露出头角的芍药芽,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后两句“分得鄱阳云一半,自携春雨种黄花”,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他仿佛从鄱阳湖上分得了一半的云彩,又亲自携带春雨来种植黄花,既体现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表达了通过辛勤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决心。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富有哲理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