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静者(jìng zhě)的意思:指心境安宁、不动声色的人。
老世(lǎo shì)的意思:指旧世界的观念、思想、制度等。
留种(liú zhǒng)的意思:保留种子,指保留后代,传承血脉。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名籍(míng jí)的意思:指人的名声和家世。
贫心(pín xīn)的意思:指内心贫乏、缺乏远大志向或胸怀。
烧镫(shāo dèng)的意思:指不顾一切地追求私利而毁坏公共利益。
树书(shù shū)的意思:指写字、读书、学习等活动。
庭除(tíng chú)的意思:指清除内外庭院的杂草,比喻清除害群之马,除去害人之事物。
午夜(wǔ yè)的意思:指夜深人静的时候,特指深夜时分。
烟水(yān shuǐ)的意思:指炊烟和河水,也泛指人烟稠密的地方。
逸民(yì mín)的意思:指追求自由自在、不拘束的生活方式的人。
一路(yí lù)的意思:一直、一同的意思,表示在某个过程或者行动中持续不断,没有中途停顿或改变。
真成(zhēn chéng)的意思:真实地成为,完全成为
种树(zhòng shù)的意思:比喻人或事物一旦有了一定的声望或影响力,就容易引来麻烦和攻击。
种树书(zhòng shù shū)的意思:种植树木的行为像读书一样重要和有价值。
- 鉴赏
这首清代周鐈的《过申凫盟箕亭》描绘了一幅宁静淡泊的画面。首句“一路皆烟水”展现了沿途景色的宁静与湿润,仿佛行走在烟波浩渺之中,如同隐士居所般清幽。次句“真成静者庐”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远离尘嚣的生活状态,暗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家贫心自远”表达了诗人虽然生活简朴,但内心世界丰富,精神追求超越物质匮乏。“身老世能疏”则揭示了诗人随着年岁的增长,对世俗之事愈发淡然,人生态度超脱。
后两句“名籍《逸民传》,功留种树书”暗指诗人虽未在官场显赫,但其品格和行为足以载入史册,通过种树之类的平凡事迹留下了深远的影响。最后,“烧镫酌午夜,明月近庭除”描绘了夜晚静谧的场景,诗人独自饮酒赏月,更显其心境的宁静与闲适。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通过描绘旅途中的自然景色和个人心境,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理想追求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免河南夏邑等四县积欠?括其事成诗
巡省匪游观,民瘼咨处处。
春月往南时,旧臣毕觐御。
家屏实豫人,问以稼穑故。
奏称数载涝,蠲赈皆未遇。
是时彼方伯,迎銮正随路。
同宣近前席,详告听莫误。
州县或欺尔,尔莫欺黎庶。
黎庶且勿欺,当前可回护。
挈彼往细勘,改过要应速。
罪汝亦岂难,而予更有虑。
乡绅汝治下,听彼罪汝遽。
此风颇有关,所以姑宽恕。
隔月抚臣报,履亩亲相度。
米贵则诚然,盖缘贩粜去。
只可言借贷,未可言赈务。
闻之为悚然,诚未解吾愫。
特命赈一月,稍救沟壑赴。
回銮至彭城,乃有道旁谚。
谓鲜受实惠,至今困沮洳。
因思可使由,圣语有精趣。
加赈反告灾,毋乃希恩屡。
复忖颇有人,一往其过怙。
是亦不难辨,彭城多瘠苦。
随来诸部员,其状尽亲睹。
遴往四县察,与徐同异著。
旬日观保回,备言民痛勮。
与徐颇无二,而苦无恩布。
吁嘻有是哉,是不宜再顾。
方伯及方面,尔皆为民牧。
我无靳惠心,而胡讳灾固。
罢斥示重惩,更简贤才付。
年来爱民意,宁有未尽喻。
犹然殃我民,咄哉益知惧。
《免河南夏邑等四县积欠?括其事成诗》【清·弘历】巡省匪游观,民瘼咨处处。春月往南时,旧臣毕觐御。家屏实豫人,问以稼穑故。奏称数载涝,蠲赈皆未遇。是时彼方伯,迎銮正随路。同宣近前席,详告听莫误。州县或欺尔,尔莫欺黎庶。黎庶且勿欺,当前可回护。挈彼往细勘,改过要应速。罪汝亦岂难,而予更有虑。乡绅汝治下,听彼罪汝遽。此风颇有关,所以姑宽恕。隔月抚臣报,履亩亲相度。米贵则诚然,盖缘贩粜去。只可言借贷,未可言赈务。闻之为悚然,诚未解吾愫。特命赈一月,稍救沟壑赴。回銮至彭城,乃有道旁谚。谓鲜受实惠,至今困沮洳。因思可使由,圣语有精趣。加赈反告灾,毋乃希恩屡。复忖颇有人,一往其过怙。是亦不难辨,彭城多瘠苦。随来诸部员,其状尽亲睹。遴往四县察,与徐同异著。旬日观保回,备言民痛勮。与徐颇无二,而苦无恩布。吁嘻有是哉,是不宜再顾。方伯及方面,尔皆为民牧。我无靳惠心,而胡讳灾固。罢斥示重惩,更简贤才付。年来爱民意,宁有未尽喻。犹然殃我民,咄哉益知惧。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50667c6d82899e8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