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分(bù fēn)的意思:不加区分,不作区别
道乏(dào fá)的意思:道路疲乏,表示路途遥远、劳累困乏。
乏人(fá rén)的意思:缺乏人才或人手
分明(fēn míng)的意思:明显、清楚
功利(gōng lì)的意思:功利指追求个人利益、追求短期利益而不顾他人利益或长远发展的行为。
何道(hé dào)的意思:以何种方法或途径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上行(shàng xíng)的意思:向上前进,指事物发展、进步或个人地位提升。
身上(shēn shàng)的意思:指某人或物体的表面或外部。
虚无(xū wú)的意思:没有实际内容或意义的空虚状态。
学字(xué zì)的意思:学习字词的意义和用法。
- 鉴赏
此诗出自宋代朱熹的《训蒙绝句·学》,是教育启蒙的经典之作。通过这首诗,朱熹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正确的学习态度。
首句“轲死如何道乏人”,借用孔子的学生子路(字“轲”)的故事,表达了如果孔子在世,如何能够找到像他一样缺乏教养的人。这里暗含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评,同时也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
次句“缘知学字不分明”,指出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即对“学”字的理解不够清晰。这可能是指学习方法不当,或者是对知识的掌握不够深入,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第三句“先除功利虚无习”,强调了去除功利心和虚浮的学习习惯。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不应过于功利,而应保持纯粹的学习动机,去除那些空洞无物的习惯,专注于真正有价值的知识。
最后一句“尽把圣言身上行”,鼓励将圣贤之言付诸实践。学习的目的不仅在于理论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将其融入自己的行为之中,成为指导自己行动的准则。
整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朱熹对于教育的深刻见解,强调了学习的正确态度和目标,即去除浮躁与功利,以实际行动践行所学,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境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沁园春.雁
木落时来,花发时归,年又一年。
记南楼望信,夕阳帘外,西窗惊梦,夜雨灯前。
写月书斜,战霜阵整,横破潇湘万里天。
风吹断,见两三低去,似落筝弦。相呼共宿寒烟。
想只在、芦花浅水边。
恨呜呜戍角,忽催飞起,悠悠渔火,长照愁眠。
陇塞间关,江湖冷落,莫恋遗粮犹在田。
须高举,教弋人空慕,云海茫然。
柳腰轻
英英妙舞腰肢软。章台柳、昭阳燕。锦衣冠盖,绮堂筵会,是处千金争选。顾香砌、丝管初调,倚轻风、佩环微颤。
乍入霓裳促遍。逞盈盈、渐催檀板。慢垂霞袖,急趋莲步,进退奇容千变。算何止、倾国倾城,暂回眸、万人断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