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训蒙绝句.学》
《训蒙绝句.学》全文
宋 / 朱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轲死如何道乏人,缘知学字不分明。

先除功利虚无习,尽把圣言身上行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分(bù fēn)的意思:不加区分,不作区别

道乏(dào fá)的意思:道路疲乏,表示路途遥远、劳累困乏。

乏人(fá rén)的意思:缺乏人才或人手

分明(fēn míng)的意思:明显、清楚

功利(gōng lì)的意思:功利指追求个人利益、追求短期利益而不顾他人利益或长远发展的行为。

何道(hé dào)的意思:以何种方法或途径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上行(shàng xíng)的意思:向上前进,指事物发展、进步或个人地位提升。

身上(shēn shàng)的意思:指某人或物体的表面或外部。

虚无(xū wú)的意思:没有实际内容或意义的空虚状态。

学字(xué zì)的意思:学习字词的意义和用法。

鉴赏

此诗出自宋代朱熹的《训蒙绝句·学》,是教育启蒙的经典之作。通过这首诗,朱熹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正确的学习态度。

首句“轲死如何道乏人”,借用孔子的学生子路(字“轲”)的故事,表达了如果孔子在世,如何能够找到像他一样缺乏教养的人。这里暗含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评,同时也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

次句“缘知学字不分明”,指出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即对“学”字的理解不够清晰。这可能是指学习方法不当,或者是对知识的掌握不够深入,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第三句“先除功利虚无习”,强调了去除功利心和虚浮的学习习惯。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不应过于功利,而应保持纯粹的学习动机,去除那些空洞无物的习惯,专注于真正有价值的知识。

最后一句“尽把圣言身上行”,鼓励将圣贤之言付诸实践。学习的目的不仅在于理论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将其融入自己的行为之中,成为指导自己行动的准则。

整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朱熹对于教育的深刻见解,强调了学习的正确态度和目标,即去除浮躁与功利,以实际行动践行所学,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境界。

作者介绍
朱熹

朱熹
朝代:宋   字:元晦   号:晦庵   籍贯:云谷老   生辰: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猜你喜欢

如梦令

本是花宫么凤。降作人间情种。

不愿住人间,分付药炉烟送。谁共。谁共。

三十六天秋梦。

(0)

沁园春.雁

木落时来,花发时归,年又一年。

记南楼望信,夕阳帘外,西窗惊梦,夜雨灯前。

写月书斜,战霜阵整,横破潇湘万里天。

风吹断,见两三低去,似落筝弦。相呼共宿寒烟。

想只在、芦花浅水边。

恨呜呜戍角,忽催飞起,悠悠渔火,长照愁眠。

陇塞间关,江湖冷落,莫恋遗粮犹在田。

须高举,教弋人空慕,云海茫然。

(0)

得郑二宣海南手札

番禺天外古交州,念子南行恋旧游。

故国又经花落后,远书翻寄雁来秋。

梅边野饭逢人少,海上青山对客愁。

为报罗浮云影道,早随明月引归舟。

(0)

游仙词·其十二

二妃天上遇重华,锦瑟瑶琴乐帝家。

世上狂夫休浪想,对樗蒲斗紫兰花。

(0)

柳腰轻

英英妙舞腰肢软。章台柳、昭阳燕。锦衣冠盖,绮堂筵会,是处千金争选。顾香砌、丝管初调,倚轻风、佩环微颤。

乍入霓裳促遍。逞盈盈、渐催檀板。慢垂霞袖,急趋莲步,进退奇容千变。算何止、倾国倾城,暂回眸、万人断肠。

(0)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