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僧推后辈,唐本学新经。
大阮今为郡,看君眼最青。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皎然的作品,名为《送道契上人之越觐大夫叔》。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友人的怀念,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离别时的情感。
"楚僧推后辈,唐本学新经。"
这两句开篇便设定了一种文化的传承与学习的氛围。“楚僧”可能指的是道教中的一位重要人物,而“唐本”则是说诗人皎然自己所处的时代和文化背景。通过这种对比,诗人强调了个人与历史、文化之间的联系。
"外国传香氎,何人施竹瓶。"
这里的“香氎”可能是一种香料或香气,而“竹瓶”则象征着一种清雅脱俗的生活态度。这两句表达了一种对远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平淡生活的追求。
"秋风别李寺,春日向柯亭。"
这两句通过季节的变化来描绘离别的情景。“秋风”与“春日”分别代表了不同的离别时刻,而“李寺”和“柯亭”则是具体的地标,可能象征着特定的记忆或情感。
"大阮今为郡,看君眼最青。"
最后两句中,“大阮”可能指的是一个地方名称,而“看君眼最青”则是一种对朋友的赞美和怀念之词。这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外貌的欣赏,也暗含了一种友情长存的意味。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记忆的描绘,展现了一种淡雅而深沉的情感世界。它既是对文化传承的一种反思,也是对朋友离别时所寄托的情感。
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
旦夕秋风多,衰荷半倾倒。
手攀青枫树,足蹋黄芦草。
惨澹老容颜,冷落秋怀抱。
有兄在淮楚,有弟在蜀道。
万里何时来,烟波白浩浩。
五湖波浪涵秋空,风烟萧索愁溶溶。
棹扁舟兮长迈,当年则有越相之范公。
乌喙不仁固可恨,文种踟蹰亦已庸。
功大不赏威震主,不去必诛今古同。
周霍中曾殆如线,黥韩竟不保其终。
谁能持此沧浪曲,寄入三湘棹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