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杨秀才书屋有墨竹一枝为其添补数叶五绝·其五》
《杨秀才书屋有墨竹一枝为其添补数叶五绝·其五》全文
宋 / 胡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扫尽鹅溪匹练霜,未知三尺茅堂

此君不是尘中物,何必区区较色香。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是(bú shì)的意思:表示否定、不属实或不符合实际

此君(cǐ jūn)的意思:指某个人或事物非常突出、出众。

鹅溪(é xī)的意思:指人的智慧或才能出众。

何必(hé bì)的意思:表示某种行为或做法没有必要或没有意义。

茅堂(máo táng)的意思:茅堂指的是简陋的茅草房,用来比喻贫苦人家的住所。

匹练(pǐ liàn)的意思:形容两人或两件事物相互协调、相互配合,没有一方能独立完成某项任务或工作。

区区(qū qū)的意思:微小、不起眼的样子

三尺(sān chǐ)的意思:三尺是指长度为三尺的物体,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物的身高或高度。

注释
鹅溪:古代地名,这里指代清澈的溪流。
匹练霜:形容竹子洁白如霜,像匹练一样。
三尺:古人常用尺寸表示竹子的高度,这里指竹子较长。
茅堂:简陋的草屋,象征朴素的生活环境。
此君:对竹子的尊称,古诗中常用来指代竹子。
尘中物:指世俗之物,与后文的'超凡脱俗'相对。
区区:微不足道,此处有轻视之意。
较色香:比较颜色和香气,这里暗指世俗的比较。
翻译
在鹅溪边扫尽了如霜的匹练般的洁白
还不知这三尺长的竹子能否映照进茅草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文人书斋的雅致画面。"扫尽鹅溪匹练霜",比喻墨竹如素白的丝绸般洁净,暗示了书屋主人对墨竹的精心呵护和高洁之志。"未知三尺映茅堂",则写出墨竹虽不高大,但其清雅之气足以照亮简朴的茅屋,寓意其内在品质的高尚。诗人进一步强调墨竹超凡脱俗的品性,"此君不是尘中物",表明它不属于世俗的范畴,不以世俗的标准来衡量价值。最后,"何必区区较色香",表达了诗人对墨竹纯粹精神的赞美,认为其价值并不在于外表的颜色或香气,而是内在的精神气质。整首诗通过赞美墨竹,寄寓了对高洁人格的追求和对文人士大夫理想的向往。

作者介绍
胡寅

胡寅
朝代:宋   字:明仲   籍贯:宋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   生辰:公元1098年~公元1156年

胡寅(公元1098年~公元1156年),字明仲,学者称致堂先生,宋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后迁居衡阳。胡安国弟胡淳子,奉母命抚为己子,居长。秦桧当国,乞致仕,归衡州。因讥讪朝政,桧将其安置新州。桧死,复官。与弟胡宏一起倡导理学,继起文定,一代宗师,对湖湘学派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著作还有《论语详说》、《读史管见》、《斐然集》等。
猜你喜欢

赠友

不向人间留姓名,草衣木食气峥嵘。

山深虎出伥声急,夜半长歌空手行。

(0)

密雪望行人

人行犬雪吠,密雪迷村影。

欲扣酒家扉,山桥一蓑冷。

(0)

拟魏武帝纪行

元戎肃徒旅,行行越潼关。

秦原莽牢落,空舍无炊烟。

杀气一以盛,骸骨为丘山。

遗黎各疮痍,窜伏何险艰。

念我皇汉京,宫殿皆颓垣。

大盗觑神器,流毒徒构患。

迫主以播迁,剽掠于市阛。

群谋踵而起,梗塞弥宇间。

吟我《破斧》诗,悲伤难具言。

(0)

春雨和钱屿沙编修韵

两两溪边水鸟呼,渐看檐际湿模糊。

凭栏花重红疑滴,隔座山横翠欲无。

吟苦纵愁春冷淡,病多偏稳睡工夫。

卷帘自爱虚无景,未要潇湘入画图。

(0)

答友问

友人问我山居乐,第一读书松竹林。

世上万缘都不到,时时证入圣贤心。

(0)

秋日感怀三首·其二

梦醒孤窗细雨斜,剩将薄病对黄花。

心情略似窥笼鸟,岁月浑如赴壑蛇。

楚国有人怜息妫,蜀笺无信报秦嘉。

天涯知己谁相问,好负羊裘上钓槎。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王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