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过徐稚宅,虚表郑公乡。
萝径春从覆,蓬门日转长。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对前奉化令徐徵君的初次拜访所作。诗人以避世隐居的徐徵君为对象,表达了对其高尚品格的敬仰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句“避世虽君事”表明徐徵君选择远离尘世,这正是诗人所尊崇的行为。次句“高名可遂忘”则强调了徐徵君的名声之高,以至于世人可能会忘记他的实际身份。
诗人并未直接拜访徐徵君的居所,而是通过想象“未过徐稚宅”的场景,表达出对隐士生活的想象和期待。他设想徐徵君居住的地方藤蔓覆盖的小径上春意盎然,蓬门简陋却显得日子悠长。这里运用了“萝径春从覆,蓬门日转长”来描绘隐居环境的宁静与岁月的流逝。
最后两句“还应却卤簿,小艇共沧浪”,诗人希望徐徵君能放弃繁琐的官场仪仗,与自己一同乘着小艇在江海中泛舟,享受自然的宁静,这是对隐逸生活的理想化描绘,也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亲近自然的理想追求。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高洁人格的赞美。
大儒畴昔起乾淳,天地星源一脉真。
肯使我为修学记,始知君是读书人。
流泉要验胸中活,死草无拘纸上陈。
太极初生第一点,寻根细认古今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