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南大理丞林次崖考绩入京》
《送南大理丞林次崖考绩入京》全文
明 / 林文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君在江南正忆渠,我来君复动征车

如何鸿燕时难并,可是参商迹便疏。

闭户只穷羲氏学,忧时曾上贾生书。

兹行绩奏天颜悦,应得承恩佩紫鱼。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闭户(bì hù)的意思:指关闭房门不出去,比喻不与外界接触,不愿与人交往。

参商(shēn shāng)的意思:指商人互相往来,进行商业交易。

承恩(chéng ēn)的意思:接受恩惠,承受恩德。

鸿燕(hóng yàn)的意思:形容鸿雁飞翔,象征和睦相处、友好交往。

贾生(jiǎ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从小就有出众的才智和悟性。

江南(jiāng nán)的意思:江南是指中国南方的江苏、浙江一带,也用来形容美丽的南方风景。在成语中,江南多指江苏、浙江一带的地域。

可是(kě shì)的意思:表示转折、对比关系,用于引出不同于前面所说的事实、情况或观点。

南正(nán zhèng)的意思:南方的正直和忠诚

佩紫(pèi zǐ)的意思:佩戴紫色的衣物或饰品,表示身份高贵或地位尊崇。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上贾(shàng jiǎ)的意思:指商人上贾市进行交易买卖的行为。

生书(shēng shū)的意思:

未读过的书。亦指新课。 唐 姚合 《下第》诗:“闭门辞杂客,开篋读生书。” 唐 杜荀鹤 《秋日山中寄池州李常侍》诗:“出为羈孤营糲食,归同弟姪读生书。”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一部分一:“为了生书上得太多,背不得,脑壳上挨几界方。”

时难(shí nán)的意思:时代艰难困苦。

天颜(tiān yán)的意思:指人的面容、神态,也指人的名誉、声誉。

应得(yīng de)的意思:指根据事实、道理或法律应当得到的报酬、待遇或惩罚。

忧时(yōu shí)的意思:在困难或危险的时候感到忧虑或担心。

征车(zhēng chē)的意思:指征收车辆,征用车辆。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林文俊所作的《送南大理丞林次崖考绩入京》。诗中描绘了友人即将离别的情景,充满了深情厚谊与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首联“君在江南正忆渠,我来君复动征车。”开篇即点明了友人分别的场景,江南之地,友人正思念着远方的亲人或朋友,而诗人自己则在此刻前来,却不得不让友人踏上归程,动身离去。这一句通过空间的对比,表达了离别的哀愁。

颔联“如何鸿燕时难并,可是参商迹便疏。”运用了鸿雁和参商星的典故,鸿雁常比喻朋友间的相思之情,参商星则象征着彼此间因位置不同而难以相见。这里诗人以自然界的景象来比喻人世间的离合,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与对相聚不易的感慨。

颈联“闭户只穷羲氏学,忧时曾上贾生书。”进一步展现了友人的形象,他闭门读书,追求知识,关心时局,上书谏言,体现了其勤勉好学、心系国家的高尚品质。这一联也暗示了友人此次入京的目的可能与仕途、国事相关。

尾联“兹行绩奏天颜悦,应得承恩佩紫鱼。”预祝友人在京城的行程顺利,工作出色,得到皇帝的欢心与赏赐。这里的“紫鱼”通常指古代官员的官服,象征着荣华富贵与权力地位。诗人以此表达对友人未来成功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寓意深远,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寄托了对友人前程的美好期待。

作者介绍

林文俊
朝代:明   字:汝英   号:方斋   籍贯:明福建莆田   生辰:1487—1536

( 1487—1536)明福建莆田人,字汝英,号方斋。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官至南京吏部右侍郎。谥文修。有《方斋诗文集》。
猜你喜欢

题墨梅

一枝欲寄陇头思,春早江南雁到迟。

月黑小楼清夜永,紫箫吹断玉参差。

(0)

题睡凫·其六

彭泽休容后,西风满面尘。

故交零落尽,谁是素心人。

(0)

题宋道君画二首·其一鸡冠花

绛帻秋风里,青城夜月中。

君王有先见,应写雁来红。

(0)

题墨梅二首·其一

岁晚湖山曲,风尘到玉林。

定知梅处士,移貌不移心。

(0)

题墨梅三首·其二

几年东洛客,衣袖满缁尘。

面色有深墨,知非肉食人。

(0)

再次韵酬中孚时新卜筑优游洞中·其二

故人归隐优游洞,对客清谈似泰初。

旧栽露果猿能摘,新构云巢鹤共居。

市上三人传有虎,山中一月食无鱼。

汉庭当有公车召,莫学虞卿穷著书。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