悔送隙光飞过鸟,记栽堂树小如椽。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场次(chǎng cì)的意思:指演出、比赛等的次数或场合。也用来形容某个人或事物的经历或经验。
次第(cì dì)的意思:表示按照一定的顺序或次序进行,一个接一个地进行。
登天(dēng tiān)的意思:指人或物上升至极高的地方或达到极高的境界。
丁宁(dīng níng)的意思:形容人的性格沉静、安定,不轻易动摇。
阁老(gé lǎo)的意思:指高级官员或学者在退休后仍然受到尊重和重用。
功名(gōng míng)的意思:
[释义]
(名)封建时代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
[构成]
并列式:功+名
[例句]
求取功名。(作宾语)后贤(hòu xián)的意思:指在古代聪明有智慧、有才德的人。
教旨(jiào zhǐ)的意思:教诲的准则或原则。
进学(jìn xué)的意思:指进入学校或学习机构学习。
科场(kē chǎng)的意思:科场指的是科举考试的考场,也泛指考试场所。
门生(mén shēng)的意思:门生指的是学生或弟子。在古代,门生是指拜师学习的人,现代多用来形容得到某人指导并受其影响的人。
生出(shēng chū)的意思:指生长出来,也可指产生、发生。
实地(shí dì)的意思:亲自到现场实地考察、观察或执行任务。
文章(wén zhāng)的意思:指文学作品或写作杰作。
隙光(xì guāng)的意思:隙光是指微弱的光线,也可比喻微小的机会或希望。
眼底(yǎn dǐ)的意思:指深藏在心底的感受、情感或意思。
中年(zhōng nián)的意思:指年龄在40岁至60岁之间的人。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的《再用韵自述二首(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中年时期求学经历的感慨,以及对后辈才子的敬畏之情。
首句“中年进学似登天”,生动地描绘了中年时求学之路如同攀登高峰,充满了艰辛与挑战。接着,“转觉文章畏后贤”一句,透露出诗人对年轻一代才子的敬佩和畏惧,暗示自己在学问上的进步似乎已至极限。
“悔送隙光飞过鸟,记栽堂树小如椽”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时间流逝比作飞过的鸟,强调了时光的宝贵和不可追回。同时,通过“堂树小如椽”的描述,形象地表现了自己在学问上的成长过程,如同树木从小到大,逐渐壮大。
“科场次第门生出,教旨丁宁阁老传”两句,点明了诗人在学术界的地位和影响,他不仅培养出了众多优秀的学生,还得到了阁老(古代高级官员)的指导和传授知识,体现了他在学术界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最后,“眼底功名非实地,任誇千佛与群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认为真正的成就和价值不在于世俗的荣誉,而是在于内心的修养和对学问的追求。诗人以“千佛与群仙”来比喻高洁的境界,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高尚情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中年时期的内心世界,既有对学问的执着追求,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思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如皋县
晓行过如皋,草露凄已白。
井邑无人烟,原野有秋色。
缁褐两三人,牢落徒四壁。
似讶官军至,拱立衢路侧。
伊昔淮海陬,土俗勤稼穑。
潟卤尽桑麻,闾阎皆货殖。
及兹值兵燹,道路分荆棘。
十室九逃亡,一顾三叹息。
王师重拯乱,主将加隐恻。
戒吏剪蒿莱,分曹理盐筴。
眷眷恤疮痍,迟迟历阡陌。
上天合助顺,九土期载辟。
白首忝戎行,临风增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