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送从弟诗三首·其一》
《赠送从弟诗三首·其一》全文
魏晋 / 刘桢   形式: 古风

泛泛东流水,磷磷水中石。

蘋藻生其涯,华叶纷扰溺。

采之荐宗庙可以嘉客

岂无园中葵?懿此出深泽。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东流(dōng liú)的意思:指水向东流动,比喻事物顺利发展或人才向有权势的地方集中。

泛泛(fàn fàn)的意思:形容范围广泛,没有具体的限定。

纷扰(fēn rǎo)的意思:指事物纷纷扰扰,杂乱无序,不安定。

华叶(huā yè)的意思:指美丽的花朵和绿叶,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

嘉客(jiā kè)的意思:指受到贵宾的盛情款待或对待客人的态度热情周到。

可以(kě yǐ)的意思:表示事物具有某种能力或条件,可以实现某种行为或达到某种目的。

磷磷(lín lín)的意思:形容光亮、闪烁的样子。

流水(liú shuǐ)的意思:形容水流不断、源源不绝的样子,也用来比喻事物连续不断、不停地发生。

宗庙(zōng miào)的意思:宗庙是指祭祀祖先的庙宇,也用来比喻祭祀祖先的场所。

东流水(dōng liú shuǐ)的意思:形容事物不断流动、变换,不停止的状态。

注释
从(旧读zòng)弟:堂弟。
泛泛:水流貌。
磷磷:形容石头色彩鲜明。
蘋藻:水草名,古人常采作祭祀之用。
华叶:花与叶。
羞:通“馐”。
嘉客:佳客,贵宾。
懿:美好。
翻译
山涧里溪水顺畅地向东流去,溪水清澈,水中的石头清晰可见。
苹藻这些水草在水边默默地生长,十分茂盛,随着微波轻轻荡漾。
采集它们可以用作宗庙祭祀,可以进献给尊贵的宾客。
难道没有菜园中的冬葵这种珍贵的蔬菜可以用来进献吗?这是因为苹藻来自幽远的水泽,更加美好、可贵。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并融入个人情感的古典诗歌。开篇“泛泛东流水,磷磷水中石”两句,以动人的节奏描写了河水向东奔流及其间散布着的石头,给人一种清新脱俗之感。紧接着,“蘋藻生其涯,华叶纷扰溺”进一步展现了河岸边生长着的水草和花朵,它们的繁盛与随波逐流的姿态,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

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转入“采之荐宗庙,可以羞嘉客”表达了对家国、宗族的敬仰,以及希望能以这份美好献给神圣的地方,以此来荣耀家族和宾客。最后,“岂无园中葵,懿此出深泽”则是诗人提出了一个反问,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内心世界或个人才华的自信,即使是在幽深的花园之中,也有像葵菜一样坚韧成长并最终展现其独特价值的事物。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的情感和他对于自然美景、家族荣耀以及个人的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通过对比和反问,诗人巧妙地将外在之物与内心之事相联系,表现了古典文学中常见的人文关怀和哲理思考。

作者介绍
刘桢

刘桢
朝代:魏晋

刘桢(186―217),字公干,东汉末年东平宁阳(今山东宁阳县泗店镇古城村)人,东汉名士。其祖父刘梁,官至尚书令,其人博学有才,警悟辩捷,以文学见贵。建安年间,刘桢被曹操召为丞相掾属,与魏文帝兄弟几人颇相友善,后因在曹丕席上平视丕妻甄氏,以不敬之罪服劳役,后又免罪署为小吏。建安二十二年(217),刘桢与陈琳、徐干、应玚等同染疾疫而亡。《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集4卷,《毛诗义问》10卷,皆已佚。
猜你喜欢

具庆重封卷

恒岳精英占独多,古稀将近鬓同皤。

重颁帝命回鸾鹊,喜溢宾筵艳绮罗。

兰畹继沾馀庆远,瑶觞双映寿颜酡。

微风入座林塘静,醉学仙人拍拍歌。

(0)

和侯景德舟中偶成·其三

蒲苇萧萧江月秋,毛鱼鹿角出波游。

望依北极龙颜近,笑指东溟蜃气浮。

引缆冲风劳伍伯,开樽向晚合儒流。

百年剧笑能多少,□□□□□□州。

(0)

敬亭山

何地堪登眺,昭亭合暮讴。

天空驰远思,川逝涤新愁。

客拜梅公冢,诗传谢氏楼。

此中如传舍,未必苦相留。

(0)

谒梅都官墓·其一

双羊山下土,萋草都官墓。

禅林偃东偏,杰构逼祠宇。

唐微二百载,词翰鲜淡古。

庐陵与宛陵,倡和一机杼。

时昌命转穷,调高心逾苦。

临茔发幽想,风烟助恻楚。

(0)

寿祁兰窗先生

绿野香风满画檐,明窗高卧捲湘帘。

写怀閒把冰弦奏,修谱还将彩笔拈。

半点尘埃何处著,九重雨露会频沾。

年来生意无穷在,兰玉阶前次第添。

(0)

长至

子半寒鸡为报晨,衣冠北望拜枫宸。

如闻圣谕同长庆,始觉还山得旧身。

一脉且忻回泰道,三农未可笑儒绅。

春来准拟开怀抱,共是桑麻社里人。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李衡 李昂 刘琨 杨发 孔天胤 许兰 翁洮 秦嘉 华岩 范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