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钱》
《钱》全文
唐 / 罗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志士不敢道,贮之成祸胎

小人无事艺,假尔作梯媒

解释愁肠结,能分睡眼开。

朱门狼虎性,一半逐君回。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敢(bù gǎn)的意思:不敢指一个人因为害怕而不敢做某件事情。

愁肠(chóu cháng)的意思:形容内心忧愁、痛苦。

祸胎(huò tāi)的意思:指祸害的根源或祸害的源头。

解释(jiě shì)的意思:

[释义]
(1) (动)分析阐明(基本义)。有了马克思主义以后;人类社会现象才得到科学的解释。(作宾语)
(2) (动)说明某事的含义、原因、理由等。解释误会。(作谓语)
[构成]
并列式:解+释

狼虎(láng hǔ)的意思:形容凶猛残暴的人。

睡眼(shuì yǎn)的意思:形容刚睡醒或疲倦时眼睛没有完全睁开的样子。

梯媒(tī méi)的意思:通过媒介来传播信息,类似于现代社交媒体。

无事(wú shì)的意思:没有事情发生,平静无事

小人(xiǎo rén)的意思:指心胸狭窄、卑鄙无耻、行为恶劣的人。

一半(yī bàn)的意思:指数量或程度的一半

志士(zhì shì)的意思:指有志向、有抱负的人,特指愿意为国家或社会事业奋斗的人。

朱门(zhū mén)的意思:指高门大户、富贵之家。

注释
志士:有抱负的人。
祸胎:潜在的灾祸根源。
小人:品德低劣的人。
艺:真正的才能。
梯媒:升官发财的工具。
愁肠结:心情忧郁。
睡眼开:从梦中惊醒。
朱门:富贵人家。
狼虎性:凶狠残暴的性格。
逐:追逐,这里指报复。
翻译
有志之士不敢提及,这却成为埋藏的祸根。
平庸之人没有真才实学,却借此作为升官发财的阶梯。
它能加剧内心的忧虑,甚至使人从沉睡中惊醒。
豪门贵族凶狠如狼虎,他们中有一半会因你而翻脸。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对于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刻感慨和无奈情绪。开篇“志士不敢道,贮之成祸胎”表明有志之士无法直言心中的抱负,只能将其埋藏,然而这沉默却可能酝酿着灾难的种子。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当时政治环境的不满和无奈。

接着“小人无事艺,假尔作梯媒”则指责那些没有才华的小人,他们没有真才实学,却利用各种手段攀援上位,以实现个人目的。这里“假尔作梯媒”强调了他们的手段是虚伪和不正当的。

第三句“解释愁肠结,能分睡眼开”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虑和痛苦,这种情绪纠葛难以解开,连夜间的安宁都被打破。这反映出诗人的精神状态之复杂和痛苦。

最后两句“朱门狼虎性,一半逐君回”则是对权贵们的批评,他们的本性如同猛兽一般残酷无情,诗人不得不小心翼翼地随着他们转,这也从一个侧面映射出当时社会的险恶和诗人的处境。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比志士与小人的不同命运,以及对权贵们本性的批判,表现了诗人对于个人理想与现实环境之间矛盾的深刻感受。

作者介绍
罗隐

罗隐
朝代:唐   字:昭谏   籍贯: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   生辰:833-909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
猜你喜欢

失调名

教我甚情怀。

(0)

金庭观

山属蓬壶第几重,奇峰翠岫绕灵宫。

云藏毛竹深深洞,烟起香炉袅袅风。

放鹤已归天汉上,养鹅无复小池中。

羽人尽得飞章法,神与寥阳路暗通。

(0)

题节庵

花木新栽一径长,小庵如款赞公房。

心清要省铃斋讼,公退空凝燕寝香。

已约芳菲供几案,不妨真率釂壶觞。

年丰顿觉民和乐,老子从渠两鬓苍。

(0)

赠写神者·其二

未信儒冠得误侬,排云消息梦魂中。

君王若唤丹青手,画我寒岩筑晚风。

(0)

西江月.为木樨作

色似腊梅浑浅,香如薝卜微清。更张绿幄蔽轻盈。

巧著工夫斗钉。露叶涓涓月晓,风英点点秋晴。

江南江北可经行。梦到吴王香径。

(0)

次德茂菱花韵

菱叶寒陂收晓镜,萧萧独伴黄芦暝。

自同香草入骚吟,不羡玉台春压鬓。

三四凫雏傍母眠,尽付与秋秋亦领。

更看细雨出鱼儿,江上老翁渔未竟。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夏竦 徐夤 张说 梁寅 周文璞 张炎 贾岛 傅若金 贺知章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