俛仰周三纪,文章了十人。
《次韵杨立之怀旧》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次 韵 杨 立 之 怀 旧 宋 /苏 颂 秋 卷 昔 观 宾 ,同 游 上 苑 春 。归 轩 今 取 道 ,共 食 浙 江 珍 。俛 仰 周 三 纪 ,文 章 了 十 人 。穷 通 不 复 问 ,一 以 付 天 均 。
- 翻译
- 回忆往昔秋天观赏宾客,一同游览上苑春天景色。
如今回归的车驾选择此路,共享来自浙江的珍贵美食。
低头抬头已过三纪岁月,文学才华出众的十人。
无论困厄还是显达都不再询问,一切都交给天意去衡量。
- 注释
- 昔:过去。
观:观看,观赏。
宾:宾客。
同游:一同游玩。
上苑:皇家园林。
归轩:回归的车驾。
道:道路。
浙江珍:浙江的珍贵食物。
俛仰:低头抬头。
周:遍历,整个。
三纪:三个朝代或三代。
文章:文学才华。
了:达到极点。
十人:十位杰出人物。
穷通:困厄与显达。
复:再。
问:询问。
天均:天意的均衡。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颂的《次韵杨立之怀旧》。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友情的怀念,以及对时光流转、人生变迁的感慨。"秋卷昔观宾"暗示了昔日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同游上苑春"描绘了他们在春天游览皇家园林的情景。"归轩今取道,共食浙江珍"则写出了如今重逢,共享美食的场景,但已非当年春游时的轻松愉快。
"俛仰周三纪"感慨时间跨度大,三十年过去了,"文章了十人"则赞美了朋友们才华出众。然而,诗人不再过多关注个人的得失,"穷通不复问"表示他已经看淡了人生的高低起伏,"一以付天均"表达出对命运的顺其自然,将一切都交付给天意安排。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友情的珍视,又有对岁月流逝的哲思,体现了宋诗的婉约与豁达。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