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造普同塔》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僧 造 普 同 塔 宋 /释 行 机 珊 珊 玉 骨 本 玲 珑 ,挂 角 羚 羊 不 见 踪 。特 地 作 亭 图 甚 麽 ,为 怜 松 竹 引 清 风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挂角(guà jiǎo)的意思:指被人责备、批评或处罚。
羚羊(líng yáng)的意思:指聪明机智、反应敏捷的人。
玲珑(líng lóng)的意思:形容器物小巧精致,也用来形容人的机灵聪明。
清风(qīng fēng)的意思:指清新、舒适的风。比喻清新的气息或环境。
珊珊(shān shān)的意思:形容女子的美丽、娇媚。
甚么(shèn me)的意思:表示询问或强调某事或某物的性质、情况或程度。
松竹(sōng zhú)的意思:指松树和竹子,比喻高尚的品质和道德操守。
特地(tè dì)的意思:特意、特别地
玉骨(yù gǔ)的意思:形容人的骨骼轻盈、柔韧,体态优美。
- 鉴赏
这首诗名为《送僧造普同塔》,作者是宋代的释行机。诗中以"珊珊玉骨本玲珑"形容僧人的风姿清雅,如同美玉般剔透,暗示其品格高洁。"挂角羚羊不见踪"则借羚羊比喻僧人如隐士般行踪难觅,增添了神秘感。诗人不解僧人建造普同塔的目的,用"特地作亭图甚么"提问,表达了疑惑。然而,他推测可能是为了"为怜松竹引清风",即僧人希望通过塔来亲近自然,吸引清风,体现出僧人对禅意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敬畏。整首诗寓含了对僧人出尘心境的赞美和对僧人生活方式的理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