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蔼蔼(ǎi ǎi)的意思:形容人的品德温和和善。
宾客(bīn kè)的意思:指客人、宾馆等接待来访的人。
参差(cēn cī)的意思:形容不齐整、不齐全的样子。
苍苔(cāng tái)的意思:指古老的庙宇、墓地等地方长满了青苔。
春生(chūn shēng)的意思:指事物由于春天的到来而生长、发展。
翠黛(cuì dài)的意思:形容美丽的眼睛。
芳尊(fāng zūn)的意思:指人品高尚,德行美好,如芳香的尊贵之人。
黄昏(huáng hūn)的意思:指太阳下山后,天色暗淡,天黑之前的时段,也用来比喻事物的末期或衰退阶段。
江东(jiāng dōng)的意思:指东方地区或者东方人民。
老去(lǎo qù)的意思:指人年纪渐长,年老体衰。
眉山(méi shān)的意思:指眉毛像山一样高耸,形容眉毛修长而美丽。
石根(shí gēn)的意思:指坚实、稳固的根基或基础。
疏林(shū lín)的意思:指稀疏的树林,也比喻人际关系疏远、交往少。
堂上(táng shàng)的意思:指在家庭或团体中的正式场合中,以长辈或上级的身份出席或主持会议、座谈等活动。
团扇(tuán shàn)的意思:指人们团结一致,共同合作的精神。
纤月(xiān yuè)的意思:纤细的月亮,形容月亮非常清瘦。
雨后(yǔ hòu)的意思:指雨后天晴,雨过天晴,形容事情经过困难或逆境后,出现好转或变得更好。
子孙(zǐ sūn)的意思:后代、子孙后辈。
-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虞集所作的《赋碧筠堂》,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雨后的宁静景象与碧筠堂内的雅致氛围。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以及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
首句“蔼蔼江东雨后云”,描绘了雨后云雾缭绕的江景,营造出一种朦胧而静谧的氛围。接着,“碧筠堂上注芳尊”一句,将视线转向室内,通过“注芳尊”的动作,不仅展现了主人待客的热情,也暗示了碧筠堂内环境的高雅与舒适。
“眉山老去无宾客,番水春生有子孙”两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和对比,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世事更迭的感慨。眉山象征着岁月的痕迹,老去意味着时间的流逝;番水春生则象征新生与希望,子孙繁衍代表生命的延续。这两句诗在对比中蕴含深意,既是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团扇晚凉留翠黛,疏林纤月对黄昏”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的静美画面。团扇晚凉,暗示了季节的变换和时间的推移;翠黛则是对女子眉妆的形容,这里借指自然界的青翠景色。疏林与纤月的组合,营造出一种清幽而略带寂寥的意境,与前文的热闹形成对比,增添了诗的层次感。
最后,“问谁吹得参差玉,为斵苍苔向石根”两句,以疑问的形式引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参差玉指的是玉石的美丽形态,苍苔则是自然界中的微小生命。诗人在这里询问,究竟是谁赋予了这些自然之物如此之美,是大自然本身还是时间的雕琢?这样的提问,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对造物主创造力的敬畏。
整体而言,《赋碧筠堂》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力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是一首富有哲思与美感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