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乞 宫 观 报 罢 作 宋 /晁 说 之 明 时 不 可 干 ,多 虑 自 多 艰 。颇 谢 散 班 格 ,徒 怜 本 色 官 。高 门 宁 倚 伏 ,下 客 强 悲 懽 。郑 驷 应 相 念 ,秦 川 岁 律 殚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悲欢(bēi huān)的意思:指人生中的悲伤和喜悦,包括悲痛和欢乐两种情感。
本色(běn shǎi)的意思:指一个人或物品最本质的特点或本质属性,不加修饰或伪装。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高门(gāo mén)的意思:指高门阀贵族家庭,也泛指高高在上的权贵阶层。
明时(míng shí)的意思:明时意为明天的时候,也指将来的时候。
秦川(qín chuān)的意思:秦川是指中国古代的秦地,是指秦朝的领土范围。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广阔的平原地区。
散班(sàn bān)的意思:指学生或学员在学习期间解散或分开。
岁律(suì lǜ)的意思:岁月的规律或节奏。
下客(xià kè)的意思:指乘客在车辆或船只上到达目的地后下车或下船。
倚伏(yǐ fú)的意思:依靠、倚赖、依仗。
自多(zì duō)的意思:自我夸耀,自以为了不起。
- 翻译
- 太平盛世不应干预,忧虑过多只会增加艰难。
我颇为欣赏闲散官员的格调,只可惜自己只是个本分的官员。
豪门贵族怎能长久依赖权势,低微之人只能勉强应对悲欢。
希望郑驷能记得我,秦川之地岁月匆匆流逝。
- 注释
- 明时:太平盛世。
干:干预。
虑:忧虑。
自:自己。
颇谢:颇为欣赏。
散班格:闲散官员的格调。
本色官:本分的官员。
高门:豪门贵族。
宁:怎能。
倚伏:依赖权势。
下客:低微之人。
强悲欢:勉强应对悲欢。
郑驷:虚构人物,可能指朋友或知己。
秦川:泛指秦地,古代中国地区。
岁律:岁月。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说之所作的《乞宫观报罢作》。诗中表达了对时局的谨慎态度和对自己处境的感慨。"明时不可干,多虑自多艰",意思是处在清明的时代不宜随意干预,过多的忧虑只会带来更多的艰难。"颇谢散班格,徒怜本色官",诗人感叹自己不再追求闲散的官职风格,只珍惜保持本色的官位。"高门宁倚伏,下客强悲欢",暗示了社会阶层的不公,高门贵族可以安然无恙,而自己这样的低层官员只能勉强应对悲欢。最后两句"郑驷应相念,秦川岁律殚",以郑驷自比,表达对朋友的思念,同时也暗含时光流逝之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情感内敛,体现了诗人对仕途沉浮的深思和对现实社会的忧虑。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江梅引/江城梅花引
人间离别易多时。见梅枝。忽相思。
几度小窗,幽梦手同携。今夜梦中无觅处,漫徘徊。
寒侵被、尚未知。湿红恨墨浅封题。宝筝空、无雁飞。
俊游巷陌,算空有、古木斜晖。
旧约扁舟,心事已成非。歌罢淮南春草赋,又萋萋。
漂零客、泪满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