雉鸣朝求雌,木坏疾无枝。
夐夐彼投兔,蔌蔌奔鹿斯。
单衣(dān yī)的意思:指穿着单薄的衣物,形容贫困、贫穷。
二贤(èr xián)的意思:指两位有才智、有德行的人。
风衣(fēng yī)的意思:指能够防风保暖的衣物。
君子(jūn zǐ)的意思:君子指的是有德行和高尚品质的人,通常用来形容有修养、有风度、有道德的人。
况乃(kuàng nǎi)的意思:更何况,何况
骊姬(lí jī)的意思:指美丽的女子。
良知(liáng zhī)的意思:指人内心的良善、正直的道德心。
岂不(qǐ bù)的意思:表示反问或加强语气,意为“难道不是吗?”、“难道不会吗?”等。
仁义(rén yi)的意思:仁义是指仁慈和公正的品质,表达了对他人的关爱和对正义的追求。
仁心(rén xīn)的意思:指具有仁爱之心,关怀他人,待人宽厚仁慈的心态。
世子(shì zǐ)的意思:世子指的是皇帝的儿子,也可以泛指贵族的子弟。
朔风(shuò fēng)的意思:指北方的寒冷风。也比喻刚劲有力的风。
蔌蔌(sù sù)的意思:形容植物茂盛、繁荣的样子。
天性(tiān xìng)的意思:指人的本性、天赋的性格特点和倾向。
衣单(yī dān)的意思:指衣服破烂不堪,形容衣物破旧不堪。
在昔(zài xī)的意思:在过去的时候,以前
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和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仁义道德的深刻思考与赞美。开篇“雉鸣朝求雌,木坏疾无枝”以雉鸡清晨求偶、树木枯萎无枝的景象,隐喻了人世间追求伴侣、渴望生存的自然法则,同时也暗示了生命衰败的无奈。
接着,“仁心秉君子,小弁怨何矶”将君子的仁爱之心与小弁(一种古代乐器)的怨声进行对比,强调了君子之德的高尚与内心的平静,反衬出小弁因不满而产生的怨恨情绪。这种对比手法,凸显了诗人对仁义道德的推崇。
“在昔共世子,待烹慰骊姬”引用历史典故,讲述晋献公为了宠妃骊姬,不惜牺牲儿子的故事,以此来批判权势下的残酷与不义,同时赞扬了仁义在面对强权时的坚守。
“亦有鲁闵氏,朔风衣单衣”则通过鲁闵氏在寒冷中穿着单薄衣服的形象,象征着仁义之人即使在艰难困苦中也保持内心的温暖与坚韧。
“二贤岂不怨,仁义固良知”直接点明,即便是面对不公与怨愤,仁义之人依然坚守自己的良知,表达了对仁义道德的坚定信仰。
最后,“夐夐彼投兔,蔌蔌奔鹿斯。道死尚或墐,况乃天性为”以投兔、奔鹿的逃亡与死亡,以及道死尚可被掩埋,进一步强调了生命的脆弱与仁义道德的重要性。这里的“天性为”,或许暗指顺应天性、遵循自然规律的生活态度,与前文的仁义道德相呼应,共同构成了诗人对理想人格和社会秩序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探讨了人性、道德、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展现了诗人对仁义道德的深刻理解和强烈情感,同时也蕴含了对现实社会问题的反思与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