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书怀》
《书怀》全文
宋 / 赵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春风吹雨又吹晴,柳树能青桃树明

细履野蹊初见蝶,却行幽径未闻莺。

布衾虽破犹堪典,菜甲纵稀亦可羹。

政拟远同嵇叔夜一尊酒话平生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布衾(bù qīn)的意思:指用布做的被褥或被子。

菜甲(cài jiǎ)的意思:指菜叶、甲鱼等食物,常用来比喻低贱、不值钱的东西。

初见(chū jiàn)的意思:初次见面或初次接触。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酒话(jiǔ huà)的意思:指酒后的言谈,多指酒后吐真言或者酒后发表的言论。

柳树(liǔ shù)的意思:柳树是指柳树的形象,常用来比喻柔软、灵活、顺从的性格特点。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却行(què xíng)的意思:指行动虽然迟缓,但能够取得成功。

树明(shù míng)的意思:树立光辉的形象,树立明智的品德

叔夜(shū yè)的意思:指叔伯之间的亲戚关系。

野蹊(yě qī)的意思:野蹊是指山野中的小道,比喻行走的路线曲折难辨,或者比喻人的行事作风独特、不拘常规。

一尊(yī zūn)的意思:指一位德高望重、地位崇高的人。

幽径(yōu jìng)的意思:幽径指的是幽静的小道或小径。

浊酒(zhuó jiǔ)的意思:指酒中的浑浊物质,比喻不纯洁、不高尚的行为或品质。

注释
吹晴:形容春风时而吹散乌云,天气转晴。
柳树能青:柳树在春天转为嫩绿色。
细履:轻步走过。
莺:黄莺鸟。
布衾虽破:破旧的棉被。
菜甲:指蔬菜的新芽。
政拟:打算、计划。
嵇叔夜:嵇康,字叔夜,三国时期魏国名士。
一尊浊酒:一杯浑浊的酒。
翻译
春风吹过时而下雨时而放晴,柳树转绿桃树更鲜明。
漫步乡间小路初次见到蝴蝶飞舞,却在幽深小径未听见莺鸟鸣声。
即使粗布被褥破旧也能典当换钱,菜蔬虽少也能煮成美味汤羹。
我只想像嵇康和叔夜那样远离尘世,一杯浊酒中倾诉一生的故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书怀》,通过对春日景色的细腻描绘和个人生活的简要陈述,展现了诗人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和对友情的怀念。首句“春风吹雨又吹晴”形象地写出春天天气多变的特点,春风时而带着雨意,时而带来晴朗,象征着人生的起伏不定。接下来,“柳树能青桃树明”描绘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景象,柳树转绿,桃花鲜艳。

“细履野蹊初见蝶,却行幽径未闻莺”两句,通过观察自然中的小细节,如漫步田间小路遇见蝴蝶,静听却未闻鸟鸣,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专注。接着,“布衾虽破犹堪典,菜甲纵稀亦可羹”写出了诗人生活简朴,即使衣物破旧也能典当度日,蔬菜虽少也能做出美味的羹汤,体现了他的安贫乐道。

最后两句“政拟远同嵇叔夜,一尊浊酒话平生”,诗人以魏晋名士嵇康自比,表示自己愿意像嵇康那样远离尘世纷扰,与朋友举杯共话人生,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志趣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富有哲理,体现了赵蕃诗歌的独特风格。

作者介绍

赵蕃
朝代:唐

猜你喜欢

叶太守丛竹图

斐君子兮湘川,冠绿玉兮乘云。

軿俨若来兮既遇,忽轩举兮蹁跹。

风萧萧兮雨歇,月皎皎兮山间。

怅幽贞兮不见,渺音节兮云天。

(0)

绝句

天葩小院敞银屏,鹊散天河逗客星。

欲识别来幽意苦,晚峰长想黛眉青。

(0)

南浔祇园寺赠老僧诗

清溪通笠泽,地以水为乡。

竹青三日雨,僧白一头霜。

(0)

何将军山林图诗

寰中山林无处无,奚独将军名最都。

不因工部有佳句,后人那得知其故。

金川玉峡秀且奇,潭溪更在金川西。

将军奕世远孙子,继承文采尤光辉。

名园绿水南塘麓,第五桥边富脩竹。

真宰何年驱六丁,掇取灵区过潭曲。

石栏点笔听流莺,银甲金鱼旧日情。

四时佳致宛犹昨,一段胜景真天成。

何郎意度尤潇洒,貌取山林入图画。

朝来访我欢相持,索我题诗说乡社。

临风濡毫为写之,却忆故山劳梦思。

濠梁谷口未应远,白云流水还相期。

明当乞假向天子,锦衣快着归乡里。

预拟山林作胜游,马蹄踏遍烟霞里。

(0)

杨学士以海棠双鹊图赠其弟归求题·其二

万里京华临别日,海棠花发欲春深。

遥知晴鹊先将喜,啼满龙津碧树林。

(0)

子夜歌

子夜夜转长,帘前月华吐。

只解歌调工,谁识歌心苦。

清商激凉风,良人在淮楚。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曾巩 刘弇 岑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